总说一向专念与行善(上)

今天想专门谈一下“念佛和行善”这个话题。

首先想说明,这个题目其实不好谈,而且吃力不讨好,说的人未必能说得清楚明白,即使说得清楚明白,听的人也未必能听得清楚明白。但这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,总有人提到念佛与行善的关系。

下面我分八点来说明。

【难说难信之法】

佛法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。


◇ 圣道门可以说是难悟难明之法,圣道门的道理讲得非常幽深,一般人没有这个智慧,难以悟解,难以明了。

比如讲无我、空性等大乘甚深教理,道绰大师就说:“真如实相第一义空,曾未措心。”这是不可思、不可议的,所谓“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”。

◇ 净土法门,在《阿弥陀经》里说是“难说难信”。净土法门是讲一个事实。它之所以难说,并不是它本身有什么难说的,而是相对于众生的心境、众生的执情来说的。

比如,释迦牟尼佛说:“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,有世界名曰极乐。其土有佛,号阿弥陀,今现在说法。”

这都是大白话,很好说的。但是这个说法是要达到目的的,如果对方不能相信,“这远远超过我的想象”,就不好说。

◇ 不管圣道门还是净土门,都有四个字,叫“超情离见”,超越凡夫的情感、见识、经验、一般的常识。

当然,圣道门是从道理上说的多,而净土门是活生生地把事实拿出来。两相比较的话,事实胜于雄辩,结果自含过程。

所以,净土门就显得更加殊胜、更加超越。连圣道法门都很难说、很难懂、很难了解了,那么更高超的净土法门(称为果地法门),直接把结果显示出来,而且显示的对象是下劣的凡夫。

如果把这个结果显示给诸大菩萨,那倒不难;把这个结果显示并且赠送给下劣的凡夫,让凡夫能够接受,这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。


◇ 净土三部经总体说起来,都是讲一个事实:极乐世界怎么庄严,阿弥陀佛怎么发愿、怎么修行、怎么救度众生。

《观经》讲到下品下生,这个五逆十恶的众生临终念了十声佛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,这就是个事实。但是要面对这个事实,实在让我们心中愕然,跌破眼镜。

◇ 圣道法门说“你断了烦恼,你破了无明,你开了智慧,你证悟无生法忍了,你这样解脱”,我们一听,“嗯,这样符合道理”。

净土法门不讲这些道理,只把事实显示出来——造作五逆十恶的罪深众生,到临命终时才遇到人给他讲念佛。

他都苦恼逼迫得念不了佛了,心中慌乱,只是在别人的引导下,随口称念几声,随口念出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的声音,一辈子就临终念了十声佛、三声佛、五声佛,这样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。

面对这样活生生的事实,一般人难以相信。即使在唐代,也有人说这是“别时意”。因为不能相信啊,所以就要作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解释,认为这是说将来的话,现在是鼓励性的。

由于净土法门在一代佛法当中有这样的特点——果地法门,全靠佛力,完全是佛自身境界的展现,所以难说难信。


在这当中,关于念佛和行善的关系,就是“难说难信”当中的一点。这是因为我们众生骄慢,愚痴,把自己点滴的人天善法看得非常高,不能够通达、了解佛陀果地上的庄严功德。

在《往生论注》当中,昙鸾大师就说“外道相善,乱菩萨法”,“相善”就是有相、有为、有漏的善法。在外道当中,顶多只是有相、有为、有漏的善法;佛法当中的善,是无漏、无为、无相的。

但是我们没有智慧来理解这些,反而把自己有相的善看得非常了不起,这就是骄慢;然后又混乱佛法,混乱菩萨法。

说法的目的是要对破众生的邪见,导入佛法的正知正见。可是因为众生骄慢、愚痴,如果破斥得过了,他就不能相信念佛;如果要迁就他,他就落在世间善法的层面上,仍然入不了念佛。

因为念佛是最高的善、究竟圆满的善,是果地功德,跟众生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,所以难就难在分寸的把握上。因为这一点,才说它“难说难信”。

【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圆满】

虽然难说难信,但是还必须说,因为经常有人问。在回答的过程中,即使没被别人问倒,自己心中也会盘算,或者要去应付别人可能会有的责备。

什么责备呢?

你讲到念佛,经中也好,祖师也好,都强调要一向专念,所以经常就会有人问“你讲一向专念,还要不要行善啊?为什么你只讲念佛,不讲行善呢?”碰到这样的问题,一般人都会回答说“我们既念佛,也行善。我们是既讲念佛,也讲行善”。

其实,这样的回答是不够圆满的,这样的回答就是脚下不稳、脚跟错乱,已经失去了“一向专念”的宗旨。可是你又不能回答说“念佛人不用行善”,因为别人正在攻击你、非难你,说你只讲念佛、不讲行善,你这样回答岂不是都承认了?

其实,这还是对念佛跟行善的关系,以及它们之间到底应该怎么界定,没有一个明确的把握,所以你就顺着对方的问难,落在对方的一种语言陷阱里。

他接着又问:“为什么要行善啊?”

有人回答说:“这是我们做人的原则。我们是佛弟子嘛,总是要行善的。世间人没学佛法,还求做一个善人呢,我们佛弟子更应当行善。”

还有人讲:“我们是佛弟子,如果不行善,会被别人看不起,会祸害法门。为了让众生起信,我们要行善,这样弘法方便。”

还有人讲:“念佛决定往生,但如果不行善的话,怕临终不得好死,所以我们要行善,保证我们临终善终,走得好。”

这些回答在某种层面上都有一定的道理,而且可能相当一部分人听到之后会觉得“嗯,是那么回事”,这样大家就都在浅浅的层面上敷衍而过。

【念佛和行善不可相提并论】

其实,这样的问题,不管是别人问,还是自己心中盘算,都是不恰当的。因为念佛和行善不具备相提并论的条件,它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。

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价值观不同,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,没有交接点,如同风马牛不相及。把两个根本不在同一频道上的事硬扯在一起,回答起来就很难。这也是“难说难信”当中的一点。

打个比喻。某个地方的人特别喜欢黄树叶,觉得黄树叶特别好。现在你跟他说黄金,他说“黄金是好,不错,但是怎么不讲黄树叶呢?它们不都是黄的吗?”他着重看的是黄色。

黄金跟黄树叶虽然都是黄色的,但是它们不具备可比性,它们的本质完全不同。但是由于这个地方的人民就对黄树叶有感情,就认定黄树叶非常好,你讲黄金他根本就不懂,也没见过。

你讲黄金好,他就说“都是黄色的嘛,我这个黄树叶也很好啊”,一定要把黄金和黄树叶搭在一起给你,这不是叫人啼笑皆非吗?

世间善法如同“黄叶”,念佛如同“黄金”,这两个根本没法相比。

【念佛和行善是不同的标准、体系、话语】

第四点,念佛和行善是不同的标准、不同的体系、不同的话语。

如果以世间善法为标准,就不能进入念佛,因为世间善法永远在轮回当中。

如果以念佛为标准,世间善法就称不上善法,甚至还是恶法。为什么呢?因为它是染污法,不清净,会导致轮回。

所以,如果以佛法这种高标准来看,世间的善法就不是善了。

比如在一个小村庄里,大家都是穷人。有一个人,一年能挣个十万八万的,其他人一年只能挣三千五千,于是就说“这个人是个富贵人”。

可是,如果到北京的王府井大街,一年挣十万八万,买一个厕所都买不着,买一平方米都买不着,那他当下不就成了穷人了吗?

所以,世间善法在世间的范围之内说“这是善法”,这是可以的;可是跟解脱、跟成佛、跟往生净土、跟念佛相比,世间善法根本就算不上善法,甚至是恶法。

你说这两个能放在一起说吗?没法放在一起说。虽然都讲善,不是一回事。在小山村里讲富裕,和在大都会里讲富裕,虽然都是“首富”,但内容完全不一样。

以念佛为标准,念佛才是真善,真正的善,纯粹的善,清净的善。念佛也是所有善的总善,圆满的善法。念佛之外,不见一切善。

不仅不见世善,一般世间讲做人,讲五戒十善,不仅看不见这些,即便是声闻、阿罗汉的善也看不见,菩萨的善也看不见。

这是怎么回事呢?念佛了,有智慧了,应该看得更清楚,怎么反而看不见这些呢?就像刚才比喻里说的,在农村里,一年挣个三万五万、十万八万的,说他很有钱,是富贵人;跑到王府井,跑到世界富人俱乐部里,根本看不见这些小钱:是这个意思。

【念佛是真善的教证】

第五点,说出有关教证,来证明念佛才是真善、纯善、净善,念佛之外不见一切善。

其实,念佛没有“之外”,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,所以只是用这个名词。

它已经是尽虚空遍法界,究竟彻底圆满,念佛之外哪还有善呢?所有一切善都在念佛之内。

所以,世善也好,声闻善也好,菩萨善也好,所有这一切都在念佛之内谈才有价值。就没有“念佛之外”这回事。既然在念佛之内,它们就归于念佛,就不再单说还有别的善。


《无量寿经》里说:横截五恶道,恶道自然闭。

“五恶道”就是三恶道(地狱、饿鬼、畜生)再加上人、天善道。如果在三界之内论善恶的话,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是造恶堕落的地点;如果一个人修持五戒十善,行善法,他就生在人天道当中。所以人天道称为善道。

可是以往生极乐为标准,不是在三界之内相对而论的话,人天善道也称为恶道,所以才说“横截五恶道,恶道自然闭”。

“横截”显示念佛的超越、顿速、他力,“横截五恶道”,不仅不会在三恶道当中,也超越人天,出离三界,前往净土。

所以,人天在三界之内是善道,可是以净土为标准,就成为恶道了。人天成为恶道,人天的善因当然就成为恶因了,哪里还能看得见人天善法呢?哪里还会去表扬、鼓励、赞叹人天善法呢?贬斥都来不及了。

净土法门本来就是要出离三界的,整个三界都是贬斥的对象,整个三界叫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”,都是苦恼、流转、痛苦的地方,无一丝一毫善行可言。

所以,你把超越三界之外的、净土念佛的纯净的善,跟三界之内染污的、颠倒的、轮回的善法相比,说“念佛人为什么不讲行善呢?”这话怎么说呢?

所以就叫人啼笑皆非了,因为标准完全不一样。

在《无量寿经》下卷有这样一段话:譬如劫水弥满世界,其中万物沉没不现,滉瀁浩汗,唯见大水。彼佛光明亦复如是。声闻、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,唯见佛光明耀显赫。

这是一段比喻,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的。在劫末的时候,大水淹没了世界,什么都盖住了,所有的高山、低山全部都盖住,一眼看去汪洋一片,全部都是大水。

阿弥陀佛的光明也是这样,佛光一旦显露,阿罗汉啊,菩萨啊,所有的光明都被盖住了,都隐没了,只能看见佛光明耀显赫。

这就像晚上点灯一样,晚上哪里点了灯,你一看,“哦,那里有灯,那里有火”。可是大白天太阳一出,能看见灯、看见火吗?只能看见阳光明耀显赫。这就显示佛光能超越一切。

“光明”代表佛的智慧、慈悲、功德、救度,代表佛的纯净,总之代表一切的善事功德、善妙之处。

所以,这一段比喻是说明,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,在念佛法当中,声闻的功德,菩萨的功德,他们的智慧光明,他们的善事功德,全都被盖住了。

因为跟念佛比较起来,它们都被掩盖了。

所以,根据这段经文来看,如果一个专修念佛的人,还津津乐道于世间善事,或者认为自己还有世间善事,那岂不是躲在黑暗当中了吗?

在黑暗当中才能看见灯光、萤火虫的光;在大白天、阳光之下,决定看不见萤火虫的光。

所以,如果我们念佛人被别人这样一问,就说:“哎,不是,我们既讲念佛也讲行善。”那就等于说我们既有太阳光,还有萤火虫的光。

别人问你:“你为什么只讲太阳光,难道你没有看见萤火虫的光吗?”你说:“我也看见了。”你看见萤火虫的光,肯定不在阳光之下。

应该怎么回答?“是的,我只看见太阳光了,没看见萤火虫的光。”这才叫一向专念。

因为在太阳底下,绝对不可能看见萤火虫的光。

在念佛法门之中,还能看见自己所行的人天善法,那是没有了解名号的真实义,没有“如彼如来光明智相”。

所以天亲菩萨说:“称彼如来名,如彼如来光明智相,如彼名义,欲如实修行相应故。”刚才举的这段比喻,就是如来的光明智相。

“声闻、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,唯见佛光明耀显赫”,这个“唯”是非常重要的字眼,只看见阿弥陀佛的光明。

不了解净土法门特点的人会问:“怎么只讲念佛,不讲行善?”他这样问情有可原,因为他不了解。

专修念佛的人,被他这样一问,马上就妥协了,后退了,说:“哎,我不是,我既讲念佛也讲行善。”这就是混乱了宗旨,你不能给他一个正确的、良好的引导。

就如刚才打的比喻,凡是能看见萤火虫的光、煤油灯的光,都是不在阳光之下。真在阳光下的,绝对不会看见萤火虫、煤油灯、小灯泡这些光,绝对看不见。

这也是为什么念佛人不夸耀自善的原因。当然,不夸耀自善,并不是说他就去干坏事,别人孝养父母,他就要去忤逆父母;别人布施行善,他就要去抢夺别人,不是这样的。

而是他根本就不以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事,不会拿来炫耀,做了等于没做。这些跟念佛比,怎么能比呢?念佛是无穷大,这些是有限的,这些跟念佛一比,等于零,还拿来说什么呢?

所以他不会在嘴上说,眼中也根本看不见这些,“唯见佛光”,唯一只知道念佛之善,其他的不会提。

《无量寿经》里还有一首偈子,也特别有意义:
声闻或菩萨,莫能究圣心,
譬如从生盲,欲行开导人。
如来智慧海,深广无涯底,
二乘非所测,唯佛独明了。

这八句偈语如果从文句来看,很容易一带而过。但是,如果我们针对事实,针对大家心中的一些疑问来看,绝大多数人不是拿声闻和菩萨来“究圣心”,来测度佛智,而是拿凡夫的情见、凡夫的认识来测度佛的智慧。

◇ “二乘非所测”,“二乘”指声闻和菩萨,声闻和菩萨都测度不了,凡夫怎么能测度呢?

不管是阿罗汉,还是无生法忍的大菩萨,都不能究竟明白阿弥陀佛佛心的慈悲与智慧。

◇ 如果以自己的想法、自己的智慧去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与智慧,就好像生下来是一个盲人,却还要引导别人一样。

盲人看不见,去引导别人,这不叫“一盲引众盲”吗?一个盲人带着一大堆盲人。

念佛法门的高超,不能按通途法门来理解。如果按照通途的阿罗汉的解脱法门,按照通途的菩萨的六度万行的法门作为标准,来测度、理解、衡量、解说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,就好像一个盲人引导一圈盲人一样,不仅不能把他们引导到极乐净土,反而都到三恶道里去了。

◇ 十方诸佛、阿弥陀佛的智慧,深广犹如大海,没有边涯,没有底限,是一切阿罗汉圣者、一切大菩萨,以他们本身的智慧、心力所不能测度的,唯有究竟圆满的佛陀才能了解。

“唯佛独明了”,这里又有一个“唯”,还有一个“独”。更何况我们谈论说“你们光念佛,怎么不讲行善呢?”这是拿世间五戒十善、人天善法的小尺子,来衡量念佛“究竟如虚空,广大无边际”的功德,来衡量佛名号究竟圆满的善事功德,怎么能够开口说呢?

就好像别人说“你们为什么只讲虚空,不讲桌子板凳,不讲房子,不讲山河大地?”讲虚空,这一切能跑到虚空外边吗?空载万象,所有这一切都在虚空里边。

讲念佛了,一切的世出世善,从因至果、从凡夫到成佛的所有功德,都包含在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当中。

我们凡夫小心小量,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自己骄慢的东西搬出来,“你看,我们的世间善法多好!你们怎么只讲念佛?这些东西都不讲啊?”

这就好像一个穷人,从来没吃过好东西,又饿又冻。结果有一天在垃圾堆里捡了一个破地瓜,自己觉得吃得香喷喷的,还拿出来炫耀,向大富翁、天人、神仙、玉皇大帝炫耀说:“你看,你们就只吃山珍海味,什么三千年一开花的葡萄,九千年才酿成的美酒,你们怎么没吃过我这地瓜呢?”你说天神听到了不是要笑话他吗?


昙鸾大师在《往生论注》里,对三界有非常透彻的描述。

三界是我们贬毁的、不愿意待的地方,所以三界里边所有的一切,善啊,恶啊,苦啊,乐啊,都是我们厌离的对象;我们不会在这当中去分别哪个是善的、哪个是恶的,哪个是苦的、哪个是乐的,更不会说“善的、乐的我就要,苦的、恶的我就不要”,不是的,通通放弃。

昙鸾大师是怎么说的呢?三界是轮回相,是颠倒相,是虚伪相,是破坏相,是无穷相。此三界,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。哀哉众生缔此三界,颠倒不净。

这些词语虽然简短,但是把整个三界的实质揭示得非常清楚。

◇ 三界是“虚伪相”,不真实;是“颠倒相”,不正,颠倒的。在里边再讲善,再讲乐,都是虚伪的,并没有真正的善;都是颠倒的,不真,不正。

◇ “破坏相”,就是不长久,会腐烂,变坏掉。

◇ “无穷相”,就是无穷无尽的轮回,不能终止,不能安歇,不能让人安。

◇ “流转之暗宅”,在里边不断轮回,而且是黑暗的。

所以,众生真可怜啊,执著于自己的苦乐、善恶等等。

有人说“苦的、恶的不要,那善的、乐的也不好吗?”善的、乐的会让我们“缔此三界”,“缔”就是捆在里边。

“颠倒不净”,这是对三界根本、本质的描述,就是不清净。

净土跟三界之所以有差别,在于它是清净的,是净土。

昙鸾大师又说:
凡夫人天诸善、人天果报,若因若果,皆是颠倒,皆是虚伪,是故名“不实功德”。

昙鸾大师对三界及其因果的描述,比如讲“人天诸善”是因,“人天果报”是果,这些词用得都特别干脆,一点都不拖泥带水。

三界都是颠倒的,都是虚伪的,没有一点值得留恋、值得赞赏的。拿颠倒、虚伪的三界和“是法不颠倒、不虚伪”、随顺佛性、法性的阿弥陀佛念佛法门相比,这两种法怎么会拿到一起比较呢?

一个是颠倒、虚伪,一个是不颠倒、不虚伪,把这两种法拿来比,就等于说“你们只讲念佛,只讲不颠倒、不虚伪,为什么不讲颠倒、虚伪啊?”为什么要讲颠倒、虚伪呢?

他认识不到人天善法的缺陷,认识不到它的颠倒性和虚伪性,还拿出来跟念佛相比;结果我们念佛人被他一问,马上就哑口无言了,“啊?不,我们也颠倒、也虚伪”。

当然,我在这里破斥得过了一些,下面我还会说的。所以这个法难说。因为这是一个更高的标准,以念佛为标准的时候,才说人天善法是颠倒、虚伪,而不是在三界之内比较。

如果在三界之内比较,说人天善法是颠倒、虚伪,“那颠倒、虚伪的都不要了,别人孝养父母,我就去忤逆父母;别人帮助众生,我去祸害众生”,这就是不颠倒、不虚伪了吗?不是这样的。

念佛是更高的标准,以念佛这个更高的标准来说,才说世间善法不好。而世间人讨论的时候,没有达到更高的标准,只是在世间的层面上说的。

我们要引导他,就要把他引向更高的标准;实在引不上去,只好跟他站在一个平台,也就是下降一个等级跟他说,但那是不究竟的。

昙鸾大师又说:
我从无始循三界,为虚妄轮所回转。
一念一时所造业,足系六道滞三涂。

这里面的字眼是“虚妄”。不管你做多少善事,做多大的功德,都是“虚妄轮”,虚妄的轮回,虚妄的轮子,回转在这当中。

而且我们一念一时所造的业,都足以将我们捆绑在六道之中,长时间滞留在三恶道当中。

《净度菩萨经》中说:
一人一日中,八亿四千念,
念念中所作,皆是三涂业。

我们怎么好意思把自己所做的拿出来当作善呢?经中都说了,这是三途业,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说?

祖师也讲了,这是“虚妄轮”,这是“循三界”,这是“系六道”,这是“滞三涂”。

近代的印光大师也说,人天善法如果跟念佛净业相比,仍然算是恶业。为什么呢?因为不出轮回的缘故,仍然在三界之内轮回。


善导大师说:
自余众行,虽名是善,若比念佛者,全非比较也。

其他的一切修行,包括人天善法,比如五戒十善,也包括声闻、菩萨的善法,如果跟念佛相比,都没办法比。

因为佛是究竟圆满,念佛是究竟圆满之善法,是果地法门。其他的还在因中修行,还没达到结果呢,因跟果怎么能比呢?别人已经吃到果了,你还在种树呢,这没法比。

《阿弥陀经》也说: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。《阿弥陀经》的梵文英译本说:众生不因此世所作善行得生彼国。

在这个世界所行的五戒十善、人天善法,包括阿罗汉的善事功德,乃至小菩萨的善事功德,靠这些都不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,这些都属于“少善根福德因缘”。

这方面的教证非常多,这里只说这几句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