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
另外,我们闻法的目的是为了念佛,所以根本来讲,还是念佛为主,日常要常行念佛,这是一个大节。
◎ 阅历也是一样的。阅历深,对世事就看得淡,无常观也深厚,所以不妨念佛为主,一句佛号念下去;阅历浅,可能念佛不能安心,对花花世界还有很多的妄想、追求,通过闻法能端正他对世间的认识,导正人生的航向,加深对念佛的理解,所以闻法可以多一些。
◎ 学历方面。学历高的人,所知障比较多,总是盘算很多东西,当然,好处是他聪明,不足也是聪明,这样的人可能需要闻法多一些;学历低的人,叫他闻法,他也兴趣不大,不太听得懂,那就不妨念佛多一些。
◎ 还有智商。自以为智商高的人,他可能就愿意闻经,读大乘经典。听说哪部经典越是难,看不懂,“那我试试”,一试以后不讲话了,为什么?他也看不懂,但是他不说。《金刚经》《楞严经》难懂,“我就读一读”,读完之后不知道说什么。所以很多人读佛经,完全是以分别心来思维,根本就不知道说什么。《金刚经》说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就几句话,文字谁不会解释啊?你怎么究竟去理解它的意义?“是世界,即非世界,是名世界。”释迦牟尼佛怎么翻来覆去、倒来倒去地说?“若福德有福德相,不名福德多;若福德无福德相,是名福德多。”这都不是从简单语言上去理解,要契合自己,就发现不是那回事。
智商高的人往往自视比较高,那怎么办?就多读些经典,闻法折服骄慢。一看,“哎呀,我还真不是那块料”。六祖大师一闻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就开悟了;你诵三千遍《金刚经》,都会背了,也没开悟。这时候心思就要缓下来,“哎呀,那我老老实实念佛吧”。至于说智商低、愚痴的,也有愚的好处。所谓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”。真的上智,就不是那种世智辩聪,脑子聪明一点那不叫智慧。下愚有时候跟上智有共通之处,“我就抱定这句名号”,那就多念佛。这是和智商相关的。
下厨房、下地做事,搞卫生,或者常住安排什么事,就把这件事做好,一天到晚念佛,欢欢喜喜的,随顺大家。因为道场事也多,你来贡献常住,让大家可以和合相处,自甘情愿地做些服务工作,别人看不见的、不乐意做的,换取自己念佛的空间。这样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出家人,成就也非常大。在道场当中,别人讲课,“反正我也不上去讲,我去听一听”,慢慢地法义也能深入。
这样,你只要在这种环境里,一者念佛会相续,再者闻法会有一种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效果,不增加你的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