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们说往生超越品位直入报土,而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又发愿上品往生?

问:既然念佛往生超越品位,直入报土,为什么善导大师在《往生礼赞》里又说发愿上品往生?

净宗之声:《往生礼赞》的发愿文在《圣教集》869页,原文是这样的:“愿弟子等,临命终时:心不颠倒,心不错乱,心不失念;身心无诸苦痛,身心快乐,如入禅定;圣众现前。乘佛本愿,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国。到彼国已,得六神通,入十方界,救摄苦众生。虚空法界尽,我愿亦如是。发愿已,至心归命阿弥陀佛。”

这个发愿文非常优美,意义也很好。他的疑问是这里提到“上品往生阿弥陀佛国”。

关于往生后的品位,确实是在教理上令很多净土学人困惑的议题。因为《观经》说到九品往生,明明是有品位的,可是善导大师说“五乘齐入”,昙鸾大师说“本则三三之品,今无一二之殊”,凡夫入报土,是超越品位的。

难道是祖师标新立异,特别说一个跟经文表面看起来不一样的吗?当然不是。祖师不可能看不懂经文,也不可能故意跟经文相对。

这就是所谓“依了义不依不了义,依智不依识”,表面文句虽然是这样,但是真实之义在文句背后,只有祖师的法眼才看得出来。

我们先分析这个提问及提问者的心理状况。有这么几条。

首先,他认为超越品位、直入报土,和上品往生有矛盾之处。说超越品位,不就没品位了吗?这里为什么又提上品往生呢?直接说直入报土不就好了吗?这是他疑问的基本点。

在这个基本点的情况下,可能还有几个具体的小点。

第一,他认同往生净土超越品位,直入报土;在这种情况下,他就不认同有上品往生。可是祖师又说要发愿上品往生,这一点他觉得理解不了。

第二,可能是他认同有九品往生,所以祖师叫我们上品往生。既然如此,为什么又说往生超越品位呢?也就是说他认同九品,不认同超越品位。

第三,超越品位是祖师说的,上品往生也是祖师说的,所以祖师的解释是不是自相矛盾呢?当然他不敢决定地说,只说自己理解不了,因为这表面看起来是矛盾的。

第四,既然祖师的解释前后有矛盾,那就不认可这种解释。当然,提问者的心理不是这样,这只是一种可能性。

第五,“祖师的解释看起来矛盾,所以我不理解,我要求给我解释”,如果他直接不认同祖师的解释,就不会这样问。为什么呢?他可以直接引经文,坚定有力地说“《观经》讲九品往生,明明有九品,为什么要说超越品位、直入报土呢?”

下面就这个疑问来作回答。

“九品”和“超品”,在净土教门中都有经论释的依据。分为几种情况来说明。

善导大师说“今乘二尊教,广开净土门”,在《观经疏》里面把净土教分为“要门教”和“弘愿教”。“要门”就是释迦的要门教,“弘愿”就是弥陀的弘愿教。

要门教就是“其要门者,即此《观经》定散二门是也”,《观经》讲九品往生,在讲要门的时候就存有品位,因为要门讲的是定散二善,当然就有九品往生。

弘愿教是讲一向专念,就不存在品位。“言弘愿者,如《大经》说: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”,《大经》四十八愿从来不说品位,四十八愿当中没有一愿讲到品位的。所以,这里就笼统地说一切善恶凡夫,也不再分品位。

而《观经》把九品分为上六品行福、戒福、世福的善凡夫,下三品的恶凡夫。也就是说,释迦佛在要门虽然讲品位,但是以要门导入弘愿;导入弘愿之后,就超品位。

这也是昙鸾大师讲的“本则三三之品”,在要门的时候就有品位;“今无一二之殊”,“今”就是入弘愿教之后,就没有“一”和“二”的差别。

也可以说,教门存品,实义超品。所谓“教门”,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要门是为了引导大家,它是一个教法的方便,是在解释、引导上的一种说法。

这个时候,因为是方便引导众生而存在品位的差别。但是真实之义呢?导入弘愿之后,弘愿是真实之义,就没有品位的差别。

就像天台宗,三乘归入一佛乘。讲三乘的时候有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,有高低、大小、胜劣的差别,可是导归一佛乘就没有差别了。可以这样来理解。一佛乘是真实之一乘。

这里也一样,在教门讲定善、散善、九品就存在差别,导归一向专念的弘愿真实之义,就超越品位。

另外一种说法,在众生往生之前说有品位;真到净土之后发现没有,超越品位。

还有一种说法,就是为了摄受众生根机的方便。因为众生的心不平等,有上有下,为了摄机方便,说为品位。但是真正到净土的利益是超越品位的。

或者在我们这里讲“往生之后有品位”,是就我们目前的根机,真正到那里是没有品位的。

这几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,从不同角度来说明。

下面我想说明对于超越品位的理解。

一般我们认为超越品位就是没有品位了,叫无品而超越品。但其实来讲,是在有品位的情况下而超越品位。这我们就很难理解了,什么叫“有品位而超越品位”呢?真正来说,有品位而超越品位才是真正的超越。

比如讲“空”,并不是没有了才空,万事万法在有的当下就是空。在《华严经》里讲“行布不碍圆融,圆融不碍行布”,道理是一样的,虽然宗所趋不一样,但可以比喻来理解。“圆融”就是泯灭高下、品位差别,“行布”是差别、阶层历历可见,这些并不相妨碍。

还有一句话叫作“生死即涅槃”,“生死”本来是有生有灭,在有生有灭的当下就是不生不灭,听起来也很难懂,理解多少算多少。

连生死都能即涅槃了,何况九品超越品位呢?因为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。娑婆世界,如果站在佛的立场来表达,就是生死即涅槃;以佛的境界,到极乐世界九品即是涅槃,所以叫“涅槃界”,九品超越品位的界限,这算什么难事呢?不算难事。

《大经》里说“除其本愿”,往生净土的人都是不退转、一生补处的菩萨,但是如果有本愿不想居于一生补处的位置,那可以往下降,不住于十地,可以住于三贤位,甚至也可以到他方去,位置高低可以自己选择。

还有一段经文也特别有意思,说极乐世界地平如掌,都是平的,没有高山、大小诸山;但是“欲见则见”,想见山就有山。这段经文是什么意思呢?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,极乐世界之所以地平如掌,是因为这个心,证果的果位都是平等的;但是如果想显现它的不平等性,比如有高有低,马上就能显示出来。这才是真正的超越,超越品位。

四十八愿中的第二十二愿说“超出常伦诸地之行,现前修习普贤之德”。第一句“超出常伦诸地之行”,就是没有品位的,“常伦诸地”,就是有高有低。

所以昙鸾大师说“言十地阶次者,是释迦如来于阎浮提一应化道耳,他方净土何必如此?”这显然是超地、超品位的。第二句“现前修习普贤之德”,这就是有品位的。

因为普贤之德,就像刚才讲的,行普贤愿,“普”就是普及、普遍,任何一位都可以显现普贤行,三贤位——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到十地,到等觉。

所以我们往往觉得“这怎么讲品位了?”讲品位也不妨碍超品位,直入报土。能理解就理解,如果理解不了,认为两者互有妨碍,这是我们自己的理解问题。

最后想说一句,跟这个连带想起来的,未必是直接回答这个问题。就是往往我们读经书的时候,不能把握住它的主基调,看到稍微有点不一样,“哎,怎么搞的?”

比如讲超越品位,应该是从头到尾,《观经疏》或者五部九卷就不能直接讲有品位的事,一讲,“怎么矛盾啦?”

又比如讲他力,一个自力的字都不能看到,绝对都是每一个地方都要讲他力。“这里讲‘引圣励凡’,这里讲要如何如何地观,这不是自力吗?”这都是我们不会看,对意义不懂。

这里面讲起来很深,举个简单的例子。比如我们看一棵树,我们说“这棵树往上长”,我想这句话谁都认为是对的,树怎么样都是往上长的,这是就整体来说,比如树干,这是整体的上长趋势。

但是,也不妨这里面某一个枝子往下伸,某一个叶往下垂。“你看,你讲错了,你讲树往上长,怎么这个枝往下挂着,往下伸出来啦?”即使少数的枝和叶往下垂,也不妨碍我们说树往上长。

在总体趋于向上这个大趋势中,有部分枝或叶往下,这样不违背,而且形成整体的庄严。

所以,讲极乐净土无品位、超越品位,仍然是有声闻、缘觉、菩萨这样的五乘名相,或者也有九品这样的说法,这是净土的庄严相,不影响第一义谛妙境界相。

有关品位的问题,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,就是说他理解善导大师的本意,是存在九品差别的,所以劝我们上品往生。“而平常你们说超越品位,那是你们对祖师的思想理解错了,是断章取义,没有那个意思”。

大师既然说“五乘齐入”,“齐”就是平等;又说“他方凡圣,乘愿往来;到彼无殊,齐同不退”,“无殊”是没有差别,“齐同”也是一样的,而且凡圣差别都取消了。很显然大师的意思是平等无差别的境界,所以讲“极乐无为涅槃界”,也讲“直入报土”。所以大师本意是有品位而超越品位。详细解释前面已经说过了,不多讲了。

南无阿弥陀佛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