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三福为诸佛净业正因而不是念佛为正因?

问:净业三福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,为何不是念佛为正因?

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诸佛要成就净佛国土,度化众生,一律要修这三福。

“三福”就是世间的福和出世间的福。出世间的福又分为小乘的福,就是戒福,以及大乘的福,就是行福。

“福”也就是这三方面了,这些,诸佛都要去修,所以说是“三世诸佛净业正因”。

说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呢?是要引圣励凡,就是引三世诸佛这些圣人来激励我们凡夫。

怎么激励呢?诸佛因中都修这三福而成就净佛国土度化众生;我们今天也修这三福,就跟诸佛的最初发心和修行气分交接,就可以蒙受诸佛果上的慈力加被,也能往生。

但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念佛不是正因,三世诸佛皆以念弥陀三昧而成佛。

我们要懂得整部《观经》开说的次第,整个教理的架构是从定散二善的方便导入念佛的真实。所以不可能一开始上来就直接说念佛。

这里讲的三福就是散善三福,是以三福业来赞叹念佛,也是以三福业而导归念佛。

如果一开始就把念佛抖出来,就没有必要开展《观经》了,那讲的就是《阿弥陀经》了。

《阿弥陀经》说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”“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……即得往生”。

《阿弥陀经》之所以能够这样开显真实,是因为经过了《观经》定散二善的调化。

◎ 所以《观经》的次第是这样:先讲定善,再讲散善,到最后《观经》九品的下三品念佛就特别明显,最后付嘱持名,“汝好持是语,持是语者,即是持无量寿佛名”。

我们不能因为今天从《观经》以及历代祖师的解释当中得到专修念佛的答案,就直接要求说“那当初干吗讲方便呢?”

你已经通过《观经》进入真实念佛了。就好像登台入室,你进了房间里面,说“干吗还要台阶呢?”没有台阶能进来吗?

说话的次第是怎样的呢?

比如有人饿了,给他一袋米,我们现在指着米袋说“没关系,你把这袋米扛回家就不饿了”。

那么他把这袋米扛回家,到家后把米袋打开,这时候就不讲“你把这袋米扛回家”,而是说“你打开,有米就不饿了”。

米打开之后,放到锅里做成饭,然后跟他说“你吃这个饭就不饿了”。

虽然是说同一件事,或者说米袋,或者说米,或者说饭,这是在不同的时间点说的,都没有错。这就是说话的次第。

如果比对《观经》,定善、散善等于是米袋,六字名号等于就是米,我们称名等于就是吃饭。

供参考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