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
◎ 另一类就是“自性净土”。
另外,自性净土是不求往生的。外在的,称为他方净土,所以是两种对立。
◎ 第二类,有一些禅宗、天台宗的大德,他们当然懂得自性净土,那么即使学禅、学天台,如果通达的话,会引自性净土而入西方净土。
像蕅益大师就说,既然自性就是净土,为什么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?自性虽有净土,如果没有修行显现,还要落在地狱当中,这太可惜了。
再说,自性本来遍一切处,西方净土虽然隔十万亿国土之外,它本来也不离开自性。所以求生西方净土,并没有离开自性净土,为什么不求生呢?这也是非常善巧地引导一些偏见的人入于西方净土。
自性净土并不具备这样的特色。自性净土,它只是说我们的本性、自性佛性,是从道理、从法身境界的根本来源处,说本性清净就是净土,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。
理上存在,事上很难,也可以讲这么说是大而不实。每一个众生都有自性净土,都有自性弥陀,但他必须悟得真如实相,还要依顺法性来修万德庄严,福慧圆满具足之后,才有如同诸佛果报那样的净土显现,不然就是讲一个概念。
自性净土就是讲理的多;诸佛净土既讲理,而且也度过了历劫修证。所以,性德尚需修德来显示,修德才能完全显现性德。
◇ 就在于讲自性净土纯粹是自力,纯粹是理性,是在道理上说的;
◇ 讲西方净土,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:所以就是自力和佛力的差别。
◇ 自性净土是性德;
◇ 诸佛净土,特别是西方净土,是修德。
◇ 讲自性净土、自性弥陀,这只是在起步因中,果上还没有显现;
◇ 诸佛净土就不一样了,果上显示出来。
◇ 想要彻证自性净土是非常难的,还差三大阿僧祇劫修行;
◇ 如果往生西方净土,也能彻底明悟自心,这是非常容易的,所以只要到了西方净土,不愁不能证自性净土,你就成佛了,自己自性本有的净土就圆满显现。
如果单单在这里喊自性净土,最后还要六道轮回;你自性净土,结果你显示自性地狱、自性三恶道,这就是因为修德没有展示。
如果是自力修行的人,不能通达佛意的,往往把这一句就解释为自性净土,所以善导大师就批驳,他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:“或有行者,将此一门之义,作唯识法身之观,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,其意甚错,绝无少分相似也。”
就是说,完全错误理解了这句经文,把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”理解为“我自性就是佛,自性就是弥陀,自性就是净土,我干吗求生西方?”这么理解,就曲解了佛意。
“既言想像,假立三十二相者,真如法界身,岂有相而可缘、有身而可取也?”如果解释为自性清净佛性、自性净土等,这些净土庄严,阿弥陀佛像观要立三十二相,而“真如法界”,就是自性的境界,哪里讲相呢?都是无形无相,无身可取,犹如虚空。
“然法身无色,绝于眼对,更无类可方,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。”如果讲虚空,讲自性弥陀、自性净土,那就不谈这个相状了。
“又,今此观门等,唯指方立相,住心而取境,总不明无相离念也。”净土法门观想极乐净土的种种庄严,一定要我们住心取境,并不是讲“我自性净土,干吗要到西方呢?”“取境”就是取西方的境界,“住心”就是有一个特别的选择对象。自性净土、自性弥陀没有这种,它是不取不舍,不取这些具体的对境,它是无相离念。
所以,如果讲区别,这也是区别:
◎ 讲自性净土、自性弥陀,它是无相离念。
“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,立相住心尚不能得,何况离相而求事者”,佛早就知道末法年代罪业深重的凡夫,即便是给他指一个明确的相状,说“佛三十二相怎么样,佛的净土庄严怎么样”,让他把心安住在这方面,他都做不到,更何况让他离相而求呢?你说“一切无相”,他的心,所谓“真如实相曾未措心”,离了相再求往生之事、成佛之事、净土之事,那更不是他的境界。
“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。”如果离相而求,那就像什么呢?好比对一个没有神通的人说“你在半空中造个房子吧”,没那个本事能在半空造房子吗?一定要依托地面。地就代表有,虚空代表空。所以,必须是空有相对而成。净土的境界本来依据自性,空性寂灭,这是空;但是也不妨法性,顺法性而修,不妨有。这些我们在学《观经疏》的时候再来共同学习。
只有念西方弥陀才能唤醒自性弥陀,只有生西方净土才能庄严自性净土。所以,不要不切实际地讲大话,耽误自己的大事。
如果我们不懂这些,也不必去搬弄名词,但只老老实实念西方净土阿弥陀佛名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