弥陀无条件的救度会让人放任为恶吗?(上、下)

问:既然我们造罪凡夫一心念佛,阿弥陀佛必定接引往生,如果有人仰仗佛的大慈悲,一边造罪,一边念佛,无畏于造罪,反正念佛得往生,就不害怕造恶堕入三恶道。这在法理上让我迷惑,祈请师父开示。阿弥陀佛。

净宗之声:

同样的问题曾经多次有人问,也做过多次的回答。不过这一次还是让我对这个问题作了更深入的思维。

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回答。

◇ 第一点是对这个问题本身作一番评论;

◇ 接下来第二、第三点分别从凡夫这一边和佛那一边来回答;

◇ 第四点想跟大家共同学习一段《无量寿经》的经文偈语。

首先,这个问题为什么经常有人问,多次被问到?

可以讲这个问题是我们自己修学净土法门,包括弘扬净土法门所绕不开的问题。

它是一个非常普遍,也可以讲很合乎情理的一个问题。

当然,这里讲的“合乎情理”,是指我们凡夫自以为是的情理,我们总会站在凡夫的立场,以我们的逻辑,以我们的情感、推理来测度佛智,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。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无一例外的。

《阿弥陀经》说“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,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”,释迦牟尼佛都觉得这个法门难以说,说了众生也难以相信,所谓“难说难信”。

因为这个念佛法门超情离见,“情”是情感,“见”是见解、道理,超越我们凡夫自认为的情感、道理。

凡夫判断事物总是要合情合理,合他的情感认识,合他认为的道理。但是阿弥陀佛的救度完全不在这个层面上,所以叫“超情离见”。

圣道法门也有超情离见,它主要从道理上,比如讲第一义谛、真如实相,完全是我们心思所不能及,语言所不能道。这是理上的超情离见。

净土法门的超情离见之处比那个更超越,它不谈道理,而是直接把事实拿出来,让你觉得无法接受、无法理解。

比如《观经》下品下生,造作五逆重罪,临终只念十声佛号就往生极乐成佛,这是真正的超情离见。

又比如这里问的,“阿弥陀佛这么慈悲,只要念佛,不问罪福通通往生。那众生如果造恶怎么办呢?无畏于造罪,又怎么办呢?”这都是众生的情见。

释迦牟尼佛得无碍辩才、圆满佛智,当然没有难说的法。为什么他觉得难说呢?

因为对机不同。

这样究竟圆满的佛法利益,所谓大圆满的法门,大灌顶的法门,“能令速满足,功德大宝海”,可是所宣说的对象是造罪的凡夫。

如果圆满大法对登地以上的菩萨,对文殊、普贤这样的大菩萨说,可能跟他们的根机很相应,都能接受。

可是这么圆满无碍的大法,要对一个彻底无明业障的凡夫说,难度太大,这叫难说。说了之后他能相信吗?难信。

但是,再怎样难说难信,也不得不说,甚至我们也不得不信。因为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触及到了弥陀信仰的根本,也涉及到大乘佛法信仰的至极。

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,可以讲是我们内心根本深处的无明被撼动了。

“啊?怎么会是这样?”如果我们还没有涉及这个问题,或者轻描淡写。

比如说“佛教嘛,就是教人行善积德”,或者说“你做做好事行善积德,这样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”,诸如此类的说法没有动摇我们无明的根本,还没有触碰到无明的老巢,还在安乐窝里过着呢,这都是清凉油式的。

就像拿一把斧头,本来去砍树,结果根本就没砍到树干树根,斧头在地上乱砸乱敲,当然就不可能伐倒这棵无明之树。

我们很多人修学佛法,因为过于抱持自己的观念,要维护自己无明的根本,所以他斧头一砍下去就疼,于是就把斧头往地上一砸,“学佛嘛,你多行善积德,这样念佛就能往生”。

如果说“不问罪福,一切善恶众生念佛都能往生极乐世界”,这一斧头砍下去,那可是刀刀见血,马上冒白浆啊,太疼了!生怕把自己的无明树给砍倒了,赶紧丢到旁边,这是凡夫的心态。

所以,遇到净土门的信仰,作为一个念佛人,当这样的疑情从我们内心翻露出来的时候,其实是大好事,说明我们已经渐渐进入到了核心问题。

这里就面临着佛智与凡情的选择,到底是听佛的、以佛的智慧为无上标准,还是依据我们凡夫的情感认识?

这之间就有一个艰难的选择。

◇ 我们从道理上都知道,要归依佛、归依法、归依僧,当然就要听佛的,因为我是凡夫啊。

◇ 可是从情感上,都要顽固地抱持自己的见解,“这样的话,世界不是乱了吗?大家不都去造罪了吗?”想不通,但这一关毕竟要过。

可以讲,就这个问题,展开了佛与众生之间的拉锯战,或者说是对决,一对一的,像决斗一样,一边是佛,一边是我。

这个问题也能检验出,在我们心中,到底是听佛的还是听我的?到底是出世解脱为重还是世间的凡情为重?

甚至一切佛法,出离心、菩提心,都以这个问题作为试金石就能试出来。

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发了菩提心,真的发了出离心,还是一种包裹式的,以世间心、名利心、凡情那种伪装的出离心和菩提心?

◇ 可以讲,誓在出离、誓求往生的人,一听到弥陀的救度,那就犹如直弦,心像箭一样直奔目标而去。

这种人宿善很成熟,他不会让这样的问题在心中翻腾。

他也会由衷地感受到阿弥陀佛无尽的大悲,要拯救一切众生,而从内心归命弥陀的救度;也会发起菩提心,以同样的心境来怜悯一切罪恶凡夫。这就是所谓发菩提心的内涵。

◇ 如果我们被人情挡住,说“那众生造罪怎么办?”这还叫发菩提心吗?这就是在选择,“有些人行善的,那给予救度吧;没有行善、造恶的,那应该有因果轮回啊”,等等。

总之在这个地方打了折扣,就有一点害怕,怯怯地不敢往前走,菩提心就没有发起来。

当然,从个人来说,也有点担心害怕,出离心就不勇猛坚定。这就是世间的善恶罪福的标准,障碍了我们发起真正的出离心和菩提心。

唯有不问善恶,不问罪福,全然、全身心地归入弥陀的救度,在我们内心才能触及到阿弥陀佛的大悲心。

不然的话,我们也感受不到阿弥陀佛到底慈悲在哪里。

所谓“诸佛之密怀,弥陀之大悲”,诸佛菩萨的秘密本怀,这个“密”倒不是说有秘密不跟我们说,而是我们不能理解。

这个问题一旦展开,一旦破解了,我们就了解阿弥陀佛的大悲是怎么回事,就会感动、触动我们的灵魂深处,让我们的无明在佛的无碍光明当中能够消减。

所以经中说“拔诸生死勤苦之本”,这里就是截断根本的地方。

在弥陀的救度面前,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彻底归命,真实归命;什么善恶罪福,这些都是闲知见,要彻底斩断。

这些跟了生死、生净土、成佛道毫不相关,它只会像蜘蛛网,像铁锁链一样,把我们羁绊在三界轮回的牢笼当中。

所以我们净土念佛法门,一切善恶凡夫,但以念佛得生净土,只要往生,决定成佛。


这个法是非常猛利的,难信难说。

对凡夫说圆满的佛的智慧,而且是把圆满佛智彰显成为一个具体的事相来跟凡夫说,这个太难太难,难说难信,所以经中屡次叹难:难,难,难!

不要说我们现在一般的人,即便是在隋唐时代佛法鼎盛的时候,不是也有不少大法师把《观经》下品下生解释为“别时意”吗?

他为什么解释为别时意呢?因为这就是难信啊,圆满佛智成为事相。

这个造罪凡夫,五逆众生,十声五声三声一声念佛就往生净土成佛,这难以相信。

《阿弥陀经》说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”,所以,能够信受这个法门,那真是久劫以来与诸佛种下了善根。

总之,这个问题是我们初入净土法门绕不开的一个关口,这个关口如果不过,可以讲生死根本就没有断,正知正见就没有建立起来,还是在凡夫的情见当中打转,还没有入到佛智的领域。

甚至也可以说,以善恶罪福来讨论或者要求、疑虑阿弥陀佛的救度,这就是戏论佛法。一切还是以自己这边为重、为大,这不算真的归命,也不能称为真佛弟子。

当然,我们的疑心总是很重的,如果这样的话,念佛能不能往生呢?愿往生能不能往生呢?

还是能往生。

在《无量寿经》里说,不能明信佛智,“然犹信罪福”,这样的人因为疑惑佛智,胎生五百岁。

就是对佛智平等、不问善恶罪福、平等往生无分别救度不能相信,不过他相信有罪有福,可能造罪往生障碍大,修福往生就更加有把握。

有这种典型的想法也能往生,倚仗弥陀的愿力,不过因为内心疑惑佛智,与佛不亲切,所以有胎宫五百岁之难。

因为佛智就是平等无分别,没有一切善恶对立,没有二元的对立,所以叫作一真法界,唯一真实,没有二,绝对清净,绝于任何待对。

善、恶,罪、福,有修行、无修行,有智慧、无智慧,这些都是相对的,不是绝对,是二不是一。

阿弥陀佛的救度,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将十方众生一网打尽,包罗无外,在这里面不再分别有智无智、有修无修、是善是恶。

一旦我们心中关于这些善恶、是非、罪福的观念平等融去,会感觉到一种解脱的法喜,可以讲法喜充满,轻松上路,内心抖落了一切尘埃。

我们在这个世间之所以这样,像小脚老太太裹足不前,东顾西盼,忧虑重重,不就是我们内心无理的分别念障碍了我们吗?

像沉重的包袱,像乌龟的壳甲一样,走到哪里都要背着。这些东西一旦放下,内心何其轻松。

往生决定,平生业成,现生不退,以凡夫入佛智,所谓“潜通佛智”,这称为“真佛弟子”,真实归命。

下面从凡夫这边来回答。

问题里说“一边造罪,一边念佛”,“念佛”两个字倒很清楚,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,但这个“造罪”的“罪”要怎么理解?另外,“一边一边”,好像是时间的观念,又要如何理解?

其实我们谈不上一边造罪,一边念佛,我们是整个埋在罪当中,哪有什么一边一边的,好像还可以选择。

我们是彻底埋在罪性当中,没有选择的余地,这样,念佛才是我们救命的唯一来源。

关于罪,有两种:

◇ 一种是罪福相对之罪,

◇一种是染净相对之罪。

所谓罪福相对之罪,是在我们三界人道立场来观察的。

比如说孝养父母是福,那忤逆父母当然就是罪。但不管是罪还是福,它都是三界之内有为的善法或者恶法,一般人也只能想到这个层次。

所以说“一边造罪,一边念佛”,他认为也可以造业,也可以修福报,三福、行善。

如果我们把罪和福定义在这样的范围之内,当然有的时候某一个人也可能会造罪,也可能会修福,他还可以在罪和福之间作一种选择,愿意成为修福行善的人。

● 但是我们往生净土,这个罪的概念不是在这个立场上。

因为如果在这个立场上,在这个范围之内,无论是罪还是福,都是三界火宅内的现象,它跟往生扯不上关系。

即便是完全修福,也只是生人天,所以讲“人天诸善、人天果报,若因若果,皆是颠倒,皆是虚伪,是故名‘不实功德’”,这是昙鸾大师在《往生论注》里说的。

他没有提到恶,他说人天诸善、人天果报,这些都是修福,但这些东西皆是颠倒,皆是虚伪。因为它不顺法性,所以称为“颠倒”;不具备真实的利益功能,所以称是“虚伪”,虚作不能住持。

所以,如果只是在人道,在三界之内讨论罪和福,就往生净土来说毫无意义。

往生净土罪和福的观念,所谓罪,它是以染净分别来判断的。

“染”就是五浊恶世,染污的世界,“净”就是阿弥陀佛的报土,清净的佛国。

● 如果提到这个高度,那想想我们还有不造罪的吗?可以讲分分秒秒、心心念念都在造罪。

◇ 所以《地藏经》说“南阎浮提众生,举止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”。

因为我们是染污的众生、无明颠倒的众生,没有破人我执、法我执,充满着贪瞋痴的烦恼邪见,我们的起心动念当然都是罪,都是业。

没有离开“我”,想“我”怎么样,这就是无明的根本,罪的根本来源,这样怎么会不造罪呢?

所以,起心动念都是罪,都是业,并不是说你起心动念都想到要去忤逆父母、杀盗淫妄,不是这样的。

你即使是想到要去布施,要去爱护众生,如果没有般若智慧,没有大菩提心,这些都是有漏善法,从根本来讲也还是罪。

所以,《地藏经》才说“举止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”,接着说“何况恣情杀害、窃盗、邪淫、妄语,百千罪状”。

在根性上、根本上,念念都是罪了,何况任由自己的本性胡作非为,干这些事。在人道上讲,这些是具体可见的罪。

◇ 《净度菩萨经》说:“一人一日中,八亿四千念,念念中所作,皆是三涂业。”

一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——八万多秒钟,以佛法更细微地去衡量他的念头,一日中有八亿四千个念头生生灭灭,这每一念每一念想什么呢?“念念中所作,皆是三涂业”。

难道这念念当中没有起一个善念吗?没有起一个修福的念吗?尤其是我们归依三宝了,我们还想恭敬三宝呢。这是指我们的罪性。所以,经文讲的,要拿来作为镜子照自己。

◇ 昙鸾大师也说:“我从无始循三界,为虚妄轮所回转。一念一时所造业,足系六道滞三涂。”

我们无始劫以来在三界里面循回,没有出去。“为虚妄轮所回转”,这些罪、福都是虚妄的,它不是真实的,没有证悟诸法实相,这一切都是虚妄,像轮子一样轮回。

即使到今生,“一念一时所造业”,“一念”也就是念念、刹那刹那;“一时”就是念念的累积。不管是片刻、刹那,还是相续一段时间、一天、一年、一辈子,总之都是埋头造罪造业。

即使短到一念一时所造的罪业都足以把我们捆绑在六道之内,系缚在三界之中,而且多数时间都是滞留在三恶道。

这里讲的罪、业,不是指人道或者三界之内罪福相对的概念,而是指染净相对,就像刚才讲的《地藏经》《净度菩萨经》,还有昙鸾大师讲的这些话。

由于昙鸾大师在《往生论注》里面对三界是极其呵斥、呵责、贬斥、厌毁的,这些话让我们听起来很能触动心灵的深处。

比如刚才讲的“人天诸善、人天果报,若因若果,皆是颠倒,皆是虚伪,是故名‘不实功德’”,又说“三界是颠倒相、虚伪相、污染相、破坏相、轮转相、无穷相”。

在三界之内,不论讲善讲恶、讲罪讲福,都是颠倒、虚伪、染污,所以这里说是“污染相”,这是染净相对;“破坏相”,不会坚固常住,总之会无常、幻灭;“轮转相”,让我们轮转在三界之内,无穷无尽。

“此三界,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”,不论讲善恶、讲罪福,总之是生死凡夫轮回、流转的黑暗宅子,彻底无明。

“此三界,皆是有漏邪道所生;长寝大梦,莫知悕出”。

“有漏”,不是无漏真实功德;“邪道”,不是佛法正直之道;“长寝大梦”,在三界里面所有的语言、思维、概念,所谓的道理、修行,都是在做大梦;“莫知悕出”,不知道怎样出离三界,想出也不知道从哪里出。

只要无法放舍罪福、善恶,绝对会永远地系缚在三界之内。

所以,《法华经》就把整个三界说成火宅,“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”;《阿弥陀经》就说这是五浊恶世,是浊恶之处。

我们往往讲善恶、罪福的时候,三恶道就是造恶业,行善就会生人天。

可是昙鸾大师又说“人天诸善、人天果报,若因若果,皆是颠倒,皆是虚伪”,《无量寿经》也说“横截五恶道,恶道自然闭”,“五恶道”就是三恶道再加上人、天两个善道。

可是,人天善道在三界之内论善恶的时候,三恶道是恶道,人天是善道。

如果以染净相对来说,染污的秽土和弥陀的净土相比较的时候,这整个三界,这五道——三恶道再加上人天道,都称为恶道、恶趣,所以叫“横截五恶道”。

净土法门不是站在三界之内别分善恶和罪福的。

如果以染净为标准的话,整个娑婆世界称为“五浊恶世、三界火宅”,都是厌毁的地方,都是染污、罪业之地。

打个比喻,比如说在小山村,有人一年种地瓜、种花生能够收入两三万,有的人一年只能收入两三千。

如果在小村子里对比说“那个人收入两三万,他家里很富有啊!”在小村子的范围内这样说,对不对呢?是对的。

可是跑到北京、上海,一年收入两三万,一个平方的房子都买不着,你到那里不就成穷光蛋了吗?

所以,这是就某种范围之内所讲的,在这个范围之外就完全失效,不灵光了。

而我们凡夫的眼皮浅、见识短、心量小,就拿我们自己眼睛见的这一点事,善恶啊,罪福啊,去讨论佛法救度。阿弥陀佛这种究竟根本的慈悲,你怎么去讨论?这不是一个语境。

如果说以染净为标准来判断这个罪,一切众生起心动念,念念之间都在造罪。

所谓“一边造罪,一边念佛”,每个人都这样,彻头彻尾都这样。念佛可能会间断,造罪没有间断。

因为我们的根本无明没有破,贪瞋痴烦恼没有破,人我执、法我执没有破,都是有漏有为、邪道所生。

这样能不能往生呢?

当然,毫无疑问。

就好像一个病人,他病得不轻,这个病白天晚上分分秒秒都没有离开过他,他当然是一边生病,一边服药。由于药力的缘故,他得以康愈。

凡夫,造罪众生,一边造罪,一边念佛。念佛,佛的名号是阿伽陀药,名号之力、阿伽陀药之力能够改转我们的邪心,能够救度我们。

关键是要看到凡夫这边没有选择的余地。没有说“我可以选择不造罪”,没法选择。

也正因为这样,所以我们要一向专念,唯有口口声声来念南无阿弥陀佛。像一个重病病人,谁愿意选择得病呢?但是他能选择吗?

他现在唯一能够选择的就是服药还是不服药,能不能找到一个好医生。

我们是彻头彻尾的病人,无始劫来的无明大病没有离开过半点,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哪一位神医能救我。阿弥陀佛是大医王,他有六字阿伽陀药。

从佛的角度,不怕你生病,就怕你不服药,这就是神医。“我本来就是救度病人,所以不怕你生病,就怕你不服药”。

佛不怕众生造罪,因为众生本来就是无明罪性,本来就是念念造罪、念念堕落。所以不怕你造罪,你本来就是这样;就怕你不念佛。

而我们现在遇到这个法门,不教人家一心念佛或一向专念,反而怕他念佛造罪了。

他念佛不念佛,都是造罪。就像病人服药不服药,他都是一个病号。

如果对病人说“这药吃了,什么病都治好了”,他不会因为有这个药,就不想治病了,而想再得病去了,没这回事,哪个人不希望身体健康呢?

他身体不健康,感到不舒服,而他吃了这个药以后,身体马上舒服了,他当然愿意服药赶快病好啊。

我们念佛人也一样。我们法身不健全,被烦恼贼所害,感到内心烦恼重重,“哎呀!都不想让它烦恼”。

念佛之后,感到清净了、轻松了、法喜了,怎么会反而喜欢造罪呢?

这和真正念佛人的心里觉受完全不相应,和他的愿望——愿意念佛往生净土,也完全不相应。

“就是因为烦恼太多,罪业太重,压得我喘不过气,所以我才要脱离这个染污的秽土,向往清净的净土”,心中的趋向是向往着真实、清净、纯善。

尤其是得到了念佛的法益,绝对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,“阿弥陀佛救度我了,我反而喜欢造罪”,这种情况从情理上、从逻辑上、从他心里的选择趋向上、从事实上都不会发生。

至于底下说“无畏于造罪”,这句话也是一种凡情的推理。

其实众生是因为没有弥陀的救度才无畏于造罪。

有的人就不相信因果报应,他为什么不相信呢?因为一旦相信之后,自己没地方去,只有下地狱。这么一想,就选择不相信因果报应。没有因果报应,就可以造罪了,就没有畏惧了。

只要心中有佛的人,他一定会畏惧造罪。

我曾经告诉一个人:“你供佛吧。”“哎呀,我现在供佛不行。”我说:“你怎么不能供佛呢?”“我做生意还要讲讲假话,佛供在那里,我怎么能说假话呢?”

你看,不要说佛在心中,家里佛堂供佛,对他就有抑止的功能。

何况天天念佛的人,佛号当然会抑止造罪,止恶行善,能够抑止我们的恶,引导我们向纯善、清净而去。

如果单从众生这一边,无畏造罪也好,有畏造罪也好,你都要堕落。

你害怕造罪,你也不能不造罪。没有人喜欢造罪,喜欢造罪是因为邪见无明,不了解什么是罪。

比如贪污,或者吸毒、贩毒,这些都是被烦恼所驱使。

作为一个普通的正常人,大家都害怕、畏于造罪。但是,畏于造罪就能不造罪了吗?这就是业力的缘故、烦恼的缘故,还有无明的根本,都让我们没法脱离。

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,有很多政府实行严酷的刑法,仍然不能阻止社会犯罪,为什么呢?烦恼不自在,不是说他想不犯罪就可以不犯罪,如果那样的话,每个人不都成圣成佛了?

所以,这个“无畏造罪”也有两种状况:

◇ 一种就是邪见无明,

◇ 一种就是弥陀的安心。

邪见无明,比如说认为“没有因果报应,所以我造罪也无妨”,这样的人当然永远沉没在三恶道当中。

可是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不一样,是知道并相信造罪有因果报应,但是阿弥陀佛的救度让我得到安心,所以不再害怕这个罪业。

如《往生论注》说的,“胎卵湿生,缘兹高揖;业系长维,从此永断”。这种无畏,是一种安心的法喜,是通达实相的,不是沉没的。

前面的邪见无明,就像一个人彻底泡在水当中;而这里的无畏是救在船上的,在水里本来要淹死,可是放到船上当然就没有畏惧了,虽然自己稀里糊涂或者暂时还在戏耍。

所以《无量寿经》说“一切恐惧,为作大安”。

我们本来每天都在罪福这种恐惧、分别选择当中,阿弥陀佛把这一切扫除,说“这些都是闲事,你没有罪福善恶这些观念,你心里才得到彻底究竟的安乐、安心,也没有生死这回事”。

所以这里讲的无畏、无所畏惧,其实是彻底拆除了我们可能会造罪的“引信”。

一个炮仗,一点引信它就会爆炸。造罪本来是个炮仗,它是要靠什么呢?要点燃引信才会爆炸的。现在有阿弥陀佛救度的安心,等于把这根引信给拆掉了,它就不会再爆炸了。

一切的造罪也是源自于内心的不安全和不满足,他通过造罪想获得满足感,甚至想为自己打造一点安全的空间,可是越造罪越不安全,越不满足。

我们在弥陀的救度当中,内心获得法喜,有绝对的安心和满足,当然就没有必要去造罪,自自然然这种业力也被清洗,也被淡化。

所以,弥陀救度对于“罪”来讲,是个釜底抽薪的办法。好像一锅开水还是热的,但是底下火已经撤了,它渐渐就要凉透下去。

我们当然还是凡夫,在世间还是有罪的热性,可是造罪的动力没有了,这种必要性没有了,这种恐惧逼迫去寻求安全,匮乏逼迫去寻求满足,这种造罪的动力、来源没有了。

因为我们在阿弥陀佛那里获得了彻底的圆满和安全,所以只有无畏,不会去造罪,或者不会主动邪见地去造罪。

因为这种无畏是来自弥陀的救度,如同《心经》所说的“无挂碍故,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,究竟涅槃”,没有挂碍,没有恐怖,没有恐怖就是无畏。

前面讲无畏有两种,一种就是邪见无明所造成,那就会无所畏惧造罪造业。

但是我们这个弥陀救度的法门,它不是邪见无明,是纳入到佛法的正知正见、佛的慈悲智慧当中,跟世间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,它的趋向当然完全不一样。

这种无畏是安心法喜,所以他反而不可能去造罪,不可能人为地喜欢造罪。

当我们起了这样相应疑惑的时候,我们也可以仔细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。

比如说“阿弥陀佛这样救度我了,我是不是要去造点罪呢?”因为凡夫的妄想习气,“这下好了,我可以放松造点罪了”,或许我们会有这一念的闪动。

那么接下来你的良心,还有佛的智慧,都会让你明白,“哦,这是不应该的,我不应该这样做”。

再接下来,“哦,那我要多念佛”,沉浸在佛法救度的喜悦当中。

当然,我这里说“接下来”等等,只是对我们心境的一种表述,其实不一定有这样的次第关系,甚至是一念之间,或者反来复去。

如果我们对佛法的慈悲还没有深刻的领悟,没有究竟的建立,我们才会在这里进进退退的;一旦真正了解弥陀救度之后,我们的心就清朗明澈,知道该怎么做。

我们自己有这样的心态,就知道别人也会这样。“弥陀救度我了,我就去杀人放火、杀盗淫妄吧?”“那我不会。”你不会,别人也不会。

万一有住于邪见的人呢?

我们也不能说这样的人就没有。“弥陀救度我,我就可以干坏事”,这样的人怎么办呢?

◇ 第一,他没有真正了解弥陀救度,那还要让他进一步了解弥陀救度。

◇ 第二,他也了解弥陀救度,比如有的人原来吃素的,他了解这个法门之后反而说“哎呀,没关系啦,我吃几块肉吧”,这种人是有的,这就是烦恼业力的推动。

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长久下去,他最后还要翻过来,因为毕竟这不顺弥陀的救度,是他一时的烦恼而已。

而且我想他也不好意思,也没有市场去对人家鼓励说“你看弥陀救度我了,我以前吃素,现在吃肉了”,谁都知道这是不正的,他内心还是有惭愧,也有这种抑止的倾向。

所以,遇到对弥陀救度没有正确了解,住于邪见的人也好,或者对弥陀救度有所了解,而被烦恼业习所推动的人也好,面对这种情况要怎么做呢?

反而是让他更深入地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,而更加全身心地浸泡在弥陀慈悲救度当中。

就像昙鸾大师在《往生论注》里所举的一个譬喻,“譬如蛇性虽曲,入竹筒则直”,我们众生的心性都是扭曲的,像蛇那样弯着走路,这代表我们造罪、有罪性。

这个“竹筒”就是指念佛法门,把蛇放在竹筒里面,它想不直都不可能。

一个造罪或者有邪见的人,你只要把他规范到念佛法门、弥陀的慈悲当中,他自自然然就直了。

所以,即使有人住于这样的邪见,针对他,反而是要把这个法门弘扬开,弘扬彻底,让他建立正知正见,不是说因为害怕他造罪就不给他讲这个法门。

这是第二点,从众生这一边说。

第三,从佛这一边来说。

从佛这一方面来讲,罪福是本空的,罪也好,福也好,都是空性。

佛是平等、清净、无分别。众生都是造罪的,因为有染污,未破人法二执。

佛的出世本怀、慈悲,正是要救度造罪的凡夫。佛在救度众生的时候,是不问你是罪还是福的。

所以善导大师说“无问罪福时多少,心心念佛莫生疑”,又说“不问罪福多少、时节久近”,“念念称名”。

为什么不问罪福呢?

这是佛的平等心和实相心。

“罪福”在我们凡夫觉得有很大的差别,但是佛已经通达实相,通达罪福的空性,所以他问就没有必要、没有意义,这是三界里面轮转的事,问了干什么呢?

所以只讲念佛,不谈这些罪福的问题。

● 举两个浅近的比喻。

◇ 比如说你要坐船到对岸去,船员只看你有没有船票,至于说你长得美、长得丑,长得胖、长得瘦,他不问这些,即使有一千个问题都不问,他只问一件事,有没有票?有票就登船。

到极乐世界设定好的程序,只问念佛这件事,“你念没念佛?”念佛了就有往生极乐的船票,“上”;你不念佛,讲罪啊福啊,“我福报很多”,“我罪业很多”等等,人家不问这些事。

你行李多少,长得怎么样,这跟上船有什么关系呢?

◇ 还有,很多佛弟子都有放生的经验。

放生的时候,比如我们拿钱到街上买些泥鳅,不就是有多少钱就买多少,然后把它们放了吗?

你还会在那里分别啊?“哪个泥鳅是好泥鳅?哪个泥鳅是坏泥鳅?哪个是造罪的?哪个是修福的?”

也可能泥鳅还不满意了呢,“我是一条比较孝顺的泥鳅,你放了我,还比较好一点;它是对父母不孝顺的泥鳅,经常捣父母的老窝,你干吗要买它放它?”

我们放生的人会跟它打嘴巴官司吗?我们来就是放生的,所以不管它是罪还是福,是好泥鳅还是坏泥鳅,通通给放了,这是怜惜它们的生命。

那么佛法,阿弥陀佛来三界救度我们,是怜惜我们佛性的生命,他要把我们放到极乐净土,恢复佛性。他不会在这里给我们讲罪、讲福,有什么意义呢?所以不问罪福。

我们要知道阿弥陀佛的慈悲是充满了圆满的智慧,同时诸佛的智慧也充满了圆满的慈悲,所以叫作“悲智双运”。

对于圣道法门来讲,从智慧门而入;对于净土法门来说,从慈悲门而入。

当圣道法门从智慧而入,契入佛智的时候,一定会从内心展现出大慈大悲的心怀。

那么净土法门从弥陀的慈悲而入,一定会跟佛智相应,有所谓“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”的这种景象。

我们凡夫,比如父母对子女有慈悲,这种慈悲是不清净的,是没有智慧的,没有通达无我,没有破除无明,所以有可能让孩子以为是父母的慈悲,其实是溺爱,或者产生副作用。

但是佛的慈悲会这样吗?

佛的慈悲不会这样,因为佛的慈悲是从究竟彻底圆满的智慧所流露,是随顺法性,是清净无染的。

所以,我们任何众生只要碰触到了弥陀的慈悲,绝对不可能让我们反而去喜欢造罪,也绝对不可能放任我们造罪的恶习,然后产生副作用。

像人间凡夫父母的那种溺爱而产生的不良效果一样,所谓“慈悲多祸害,方便出下流”,绝对不可能。

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,我们也不要自己担心太多了,没有必要。

《无量寿经》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有“十二光”,其中有“清净光、欢喜光、智慧光”,这三光是针对我们贪瞋痴的。

贪欲重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,因为清净光的作用,贪欲自然减少。

愚痴重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,因为智慧光的作用,愚痴自然消退。

瞋恨心重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,因为欢喜光的作用,内心自然柔软。

所以经中说“蒙我光明触其身者,身心柔软”。

难道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反而会鼓励、推动我们去造罪吗?

只有念佛少、邪知邪见才可能这样。那怎么办?建立正知正见,更要多多念佛。还是那句话:不怕你造罪,就怕你不念佛。

因为造罪是你的本来,你不造罪就无法存在,众生就是一种罪性众生的存在,就这样一个特点,要么你就不存在了。

那你还谈什么“一边造罪”呢?你就是这样子的。所以也没有什么好怕的,怕也没办法。现在有人弘扬这个法门,反而怕他念佛去造罪了,这完全是跟佛智相反。

关于这十二光,都有对治的功能,除了几个比喻之外,比如“超日月光”,那是比喻性的。

其他的,比如说“无量光”,我们是有量的众生,一切都有数量,都用量来衡量,阿弥陀佛的光明是无量的,因为无量光,所以念这句佛号就能灭一切生死重罪,不在数量上去说多说少,说“一声、十声”。

那我们念佛计数干什么呢?因为我们是有量的众生嘛。

最后,我想跟大家共同学习《圣教集》96页的偈语。

感谢这个提问,让我对这段偈语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,觉得非常感动。

96页有一首偈子:“其佛本愿力,闻名欲往生,皆悉到彼国,自致不退转。”

这是第十八愿的成就偈。

也就是说,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作用,任何众生,只要听闻弥陀救度的名号、救度的本愿,愿意往生弥陀的净土,归命南无阿弥陀佛,念佛往生,没有一个人会退转。

“皆悉”,“皆、悉”都是通通的意思,不论善恶罪福、有智无智、有修无修,通通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。

一旦到达净土,自自然然达至不退转,快速成佛。

接下来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劝赞。

从第一首偈开始,“若人无善本,不得闻此经,清净有戒者,乃获闻正法”。

“善本”就是善根,本和根是一样的,就是指这个人的宿善。

◇ 如果一个人累世累劫没有积累很多的善根福德,没有善根的话,他就没有机会听到这个殊胜的念佛法门,“不得闻此经”,就是不能听闻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、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。

善根福德不够,你连听闻的机会都没有,这是一层含义。

◇ 第二层含义,善根福德不够的人,不能给他听这部经典,怕他会堕于邪见,就像前面所说的,“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了,那造罪就无妨了呀”,这样的人不跟他说这些。

◇ 第三层含义,如果善根福德不够的人,他听到这个经典,也不能正确理解,听到等于没听到。

比如像前面讲的住于邪见的人,“阿弥陀佛救度我了,杀盗淫妄无所谓了”,那他算听到经典了吗?当然没有听到啊,佛的慈悲根本没有入心。所以说“若人无善本,不得闻此经”。

“不得”有三种意思:

◇ 第一,没有机会听到;

◇ 第二,不能跟他说;

◇ 第三,他听到等于没听到。

接下来,“清净有戒者,乃获闻正法”。

这里的“清净”就是心地清净,有清净的知见,有正知正见,这叫清净。“有戒”,就是对于因果报应、苦乐罪福,都有正确的观念,这叫“清净有戒者”。“乃获”,才能有这样的机会,才可能听闻正法。

念佛往生弥陀净土是正法,这种正法一定会端正我们的心。我们都是邪心、邪知邪见,用正法给我们端正。

就像前面讲的“蛇性虽曲”,它不是正的,是弯扭的,“入竹筒则直”,放在竹筒里,竹筒是直的、正直的,它必定要正过来。

接下来,“曾更见世尊,则能信此事,谦敬闻奉行,踊跃大欢喜”。

自己有善根,同时又曾经见过释迦牟尼佛或者阿弥陀佛,这里“世尊”没有特别说明,应该是两尊佛或者诸佛都包含在内。尤其是累世累劫跟阿弥陀佛有这个因缘。

“则能信此事”,见过佛了,跟佛结过缘了,跟佛很亲近了,他才能相信。

这个“此事”是什么事呢?

“其佛本愿力,闻名欲往生,皆悉到彼国,自致不退转”,他才相信不论罪福善恶,只要念佛,通通往生。

因为累生当中曾经在弥陀座下跟佛结了缘,这样的根本大法,他才能相信。

“谦敬闻奉行”,“谦”就是机深信,“我是个造罪凡夫”;“敬”是法深信,信顺弥陀的救度。

那个说“哦,阿弥陀佛救度我了,没关系,我可以造罪了”,这样的人是谦敬吗?既没有谦,也没有敬,这就是戏论佛法。

“谦敬闻奉行”,由于谦,由于敬,所以听到弥陀的慈悲救度,他会怎么样?会依教而行;怎么依教而行呢?一向专念,蒙佛救度,止恶行善,这就叫“谦敬闻奉行”。

“踊跃大欢喜”,累生累劫期间都被善恶、罪福、妄念、分别紧紧地缠缚在三界当中,而现在这一切犹如狂风扫除乌云一般,显出朗朗晴空。

所以内心踊跃大欢喜,“终于自在了,终于解脱了,终于不再被这些颠倒分别念、二元对立的观念搞得晕头转向”,没有这回事了。

接下来,“憍慢弊懈怠,难以信此法,宿世见诸佛,乐听如是教”。

骄慢的人、弊恶的人、懈怠的人,难以相信弥陀的救度。“此法”也好,“此事”也好,讲的就是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。

什么叫“憍慢”呢?

就以世间的罪福观念为了不起,罪啦福啦,抱有这样观念的人,就属于骄慢。因为弥陀救度是远超世间罪福观念的。

就像前面讲的比喻,农村里面两万块钱一年的收入,跑到大城市,这不是太骄慢了吗?

你把罪福拿来去跟弥陀救度权衡、比量,“阿弥陀佛救度他了,这个人去造罪怎么办?”这属于典型的骄慢。

这种有漏有为、不顺法性、愚痴颠倒、邪见无明,碰到佛的智慧火、智慧三昧,应该是烧得干干净净,根本拿不出来说;还拿出来比划,这不是骄慢吗?

这种骄慢也是弊恶,也是懈怠,因为佛法是清净无染、随顺法性的,你拿这些去比,这不是懈怠吗?这谈得上精进,谈得上修行吗?这是典型的大懈怠。

因为被有形、有为、有漏、有相的罪福观念障碍住了,所以难以相信平等无条件救度的弥陀慈悲,“难以信此法”。

只有在宿世当中蒙受诸佛的调化,特别与阿弥陀佛建立了深厚的因缘,才能喜悦地听闻弥陀慈悲的救度。

接下来,“声闻或菩萨,莫能究圣心,譬如从生盲,欲行开导人”。

这首偈子是让我们非常震撼的。

“声闻”就是阿罗汉;“菩萨”,这里当然不是指凡夫菩萨,而是指证悟圣法、无生法忍以上的菩萨,从初地到十地。这些就属于二乘圣者。

“莫能究圣心”,“究”是探究,“圣”指阿弥陀佛,他们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智慧,按照自己的能力,去探究、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心。

那何况我们凡夫呢?彻底无明的凡夫,我们当然更不能去究圣心了。

“譬如从生盲,欲行开导人”,如果一定要去探究弥陀的慈悲心,甚至有的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弘扬这个法门,弘扬弥陀的救度,那怎么样呢?

就好像生下来是盲人,两眼一抹黑的人,还要去引导人家上路,那不是“一盲引众盲,相牵入火坑”吗?

比如阿弥陀佛的救度,第十八愿就说“十方众生,称我名号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,结果我们担心、害怕,“如果这样讲的话,那众生造罪怎么办?所以加一点吧,你们多行善积德,这样念佛才能往生”。

这很显然是以凡夫情见在究圣心,自己代阿弥陀佛说话。这样去弘扬净土法门,那就像盲人引路,“譬如从生盲,欲行开导人”。

所以,这首偈子对我们有非常大的震撼作用。

连阿罗汉圣者,连无生法忍菩萨、不退转菩萨,这些诸大菩萨都不能了解、探究阿弥陀佛的本心、本怀,如果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讲的话,都可能讲歪、讲错,都要把众生引到盲路上。

何况我们这样的凡夫,还专门喜欢以自己的心去探究,这一定会误导众生的。

下面说,“如来智慧海,深广无涯底,二乘非所测,唯佛独明了”。

阿弥陀佛智慧广大,慈悲广大,究竟圆满,如同大海一般深广,无边无底。“二乘”,就是前面讲的声闻、菩萨,他们不能测度,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明了,佛和佛之间才知道。

所以对我们来讲只有信的分,没有议论的余地,没有讨论的空间,也没有疑惑的必要,完全信受就好了。

比如刚才讲的罪和福,以罪和福来测度佛的智慧,这怎么能测度呢?

罪和福是凡夫的尺子,你拿这三尺长的尺子要测量海有多深,大海深广无量,你怎么探测下去呢?

有人讲“我可没有测度佛智”,“测”就是衡量、测量,我们担心弘扬阿弥陀佛无条件救度,说怕众生造罪,其实我们就在测,我们是拿三界罪和福的这把尺子,来测量阿弥陀佛的救度到底有多深、有多广。

善恶罪福,有修行没有修行,有开悟没有开悟,这都是我们的尺子。

说“修善的就可以往生”,你拿世间的善就能测量弥陀的慈悲救度了吗?说“开悟的人念佛就能往生”,难道这个“悟”的尺子就能测量阿弥陀佛的慈悲?就这么高,这么深,这么大吗?

或者说“念佛一天三万声就能往生,念佛达到清净心就能往生,念佛功夫成片才能往生,念佛没有妄想杂念才能往生,你要自力发起大菩提心、发四十八愿才能往生”。

像这些通通都是拿自己的尺子来测量阿弥陀佛,到底他的慈悲有多大,这完全是“譬如从生盲,欲行开导人”,是错误的。

接下来,“假使一切人,具足皆得道,净慧知本空,亿劫思佛智。穷力极讲说,尽寿犹不知,佛慧无边际,如是致清净”。

不要说一个人做不到,没办法测量,“假使一切人,具足皆得道”,所有一切人都证入阿罗汉,都获无生法忍。

“净慧知本空”,他清净的智慧了解一切万法,透达一切万法本来空性。

那么这些人加起来,“亿劫思佛智”,不是一天、一年、一生,是亿劫在一起要去“思”,就是前面讲的“究圣心”,“测、思、究”是一样的意思。他去思维佛的智慧、佛的心,那怎么样呢?

“穷力极讲说”,即使把他所有的力量都使尽了,穷尽了,尽他满身的智慧想要去表达、演说。

“尽寿犹不知”,这亿劫完了之后,他仍然不知道佛心到底是什么样子,佛智到底多么深广无涯底,他都不清楚。

所以讲“佛慧无边际”,佛的智慧广大无边,没有边限,没有界限。

“如是致清净”,“致”就是顶点,佛的慈悲救度是最极纯净之清净;而有善有恶、有罪有福、有修无修,这一切二元对立的观念通通都是不清净的。

不要说凡夫这样,即便是菩萨“净慧知本空”,来测量佛智,仍然是不清净的。

所以,这里我们完全没有话可说,只有闭口。开口只有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”。没办法说,没办法思,无思无议,不可思议。

接下来说,“寿命甚难得,佛世亦难值,人有信慧难,若闻精进求”。

得到人身的寿命非常难,遇到佛出世又更加地难。如果一个人得到人身,遇到佛法,听闻了弥陀的救度而能相信,这样的智慧是难中之难的。

所以我们听到之后应当精进求闻,正确地听闻、理解和信受弥陀的救度。

当然不可能也不会放任造恶,也没有必要担心众生,“这样他要去造罪怎么办呢?”这些都是没有正确地听闻。

接下来说,“闻法能不忘,见敬得大庆,则我善亲友,是故当发意”。

“敬”,就是前面的“谦敬闻奉行”的意思,就是彻底信顺弥陀的救度,得到大庆喜、大安慰。像这样的人,虽然是凡夫,释迦牟尼佛说“你和我是平等的,是善亲友的关系”。

所以,应当求闻弥陀的救度。这里说“若闻精进求”“是故当发意”,意思都一样。

发什么意呢?“设满世界火,必过要闻法,会当成佛道,广度生死流”。

这是一个比喻。就是这个法太稀有、太尊贵、太难得了,即使有种种的障碍,也一定要冲过去,听闻弥陀的救度。

所以善导大师说:“设满大千火,直过闻佛名,闻名欢喜赞,皆当得生彼。”“火”,在善导大师说的二河白道喻里,可能是指烦恼,也可能是指邪见,总之障碍我们。

这些偈子意义非常好,也因为这个提问,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。

尤其是“声闻或菩萨,莫能究圣心,譬如从生盲,欲行开导人”,我们在弘扬这个法门,自己修学这个法门时,一定要老老实实,完全依佛怎么说、佛怎么讲。

不要自己担心。佛都没担心,你担心什么呢?你比佛还圆满了吗?

佛不担心的事情,那肯定是有大无畏、大慈悲智慧在当中。不要自己再加一个,“这样怕不行啊!”你如果加了这种想法,这样去做,“譬如从生盲,欲行开导人”,一定会误导众生的。

看现在的情形,很多人加入了自己凡夫的知见,就成为这样的状态,这是令人惋惜的。所以说:“设满世界火,必过要闻法,会当成佛道,广度生死流。”

今天到这里,这个题目回答得最长,也是作一个专题吧。

当然,我们仍然是凡夫,不周全是必然的,总体的意思理解就好了。

谢谢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