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散二善是否包含五种正行?

南无阿弥陀佛,大家好!
今天的“一本正经”是由新加坡的净本法师,也是因为有莲友向净本法师提问,净本法师和我交流。我觉得这个题目对大家理解祖师的法义特别有启发意义,所以请他记录下来。

他的问题是这样的:

《观经疏·玄义分》当中讲的定散二善包括不包括五种正行?

◎ 如果说不包括,定散二善就是摄行不尽,就有五种漏到外面去了。

◎ 再从形式来看,这五种正行要么是定善,要么就是散善。比如说第四观察正行可以算为定善,其余读诵等可以算为散善,所以,这么说就应该包含这五种正行。

◎ 如果包含五种正行,又有问题了。因为定散二善是“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,这是《玄义分》解释要门的时候说的。“回斯二行”就是回向定善行和散善行这二行,求愿往生。

而五种正行是分判正行和杂行,讲到杂行的时候说“虽可回向得生,众名疏杂之行”。就是说,杂行需要回向,五种正行没有说一定要回向,即五种正行不用回向,不必特别回向也可以往生。

这样的话,定散二善如果包含五种正行,这里要求回向,那里却不要求回向,这是不是矛盾?

净宗之声:

这个问题初听起来,好像有一点钻牛角尖,一般人也不会问这个问题。但是如果仔细顺藤摸瓜,探讨这两个——定散二善、正杂二行,或者要弘二门,就会发现,祖师列的不同名相,法义上解释的条理,它内在要表达的意涵,是非常细微、深广的。所以,这也是这个问答的特别价值所在。

首先我来回答,我想有三个层次:

◎ 一是正面回答,给出一个结论;

◎ 第二,举一个比喻来帮助理解;

◎ 第三,详细展开。

【给出结论】

首先,定散二善包括这五种行当中每一种行。定散二善摄一切行法,当然包括这五种行,就是刚才讲的,观察一行属于定善,其余四行可以属于散善,这是就它的行体来说。

如果就行人的根机来说,散心之人即使修定行,比如修观察,它也成为散心之善;定心之人,即使修散善行,它也可以成为定善。比如口称佛名,祖师就说有口称三昧、定心三昧。散心念佛,念念念,他是定心的根机,也可以息虑凝心。

所以,不管怎么样,定散二善能够包含五种行,将五种行摄进去。

但是,底下听清楚,刚才我讲的是这五种行一一分开。如果戴一个帽子,说“五种正行,摄不摄在定散二善之内?”答案是否定的。

为什么呢?因为五种正行,加了一个“正”字,加一个“正”字就有一种价值观,一种价值的判断,是另外一种判断体系。而定散二善这种判断体系,跟正杂二行的判断体系是两种体系,不能搅和在一起。

这两种体系,它们互相之间有错综绞合的关系,互相之间是有关联的,但不是完全兼容的,不是完全等同的。“那我是不是把它包含?”这样,问题就问得不太恰当。

所以,我把答案再重申一遍:定散二善包含五种行的每一个,就是单一的各个行都包含在内,但是不包含五种正行。

【举例理解】

这样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,这怎么又包含、又不包含呢?

打个比喻,比如说地球:

地球可以分为东西半球,也可以分为南北半球,根据不同的需要。

◎ 东西半球,是以经线、子午线来划分的,它的目的是比较方便于说明时间,一天之内的时间早晚。

东边的经线,日出的时间早;根据经线的经度不一样,日出时间就有早晚,这样一天就分成24小时。在这个立场上,它就分为东西,东半球、西半球。这东西两半球就将一切摄尽了,摄尽整个地球,要么东半球,要么西半球。

◎ 第二种系统就是南北半球,南北半球是以赤道为分界线。纬度向南北两个极点,越来越高。

为什么分南北呢?这能够反映太阳照在地球上的位置,可以显示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。

比如说南半球是冬季的时候,北半球正是夏季;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,南半球正是冬季。北半球的夏天,北极就是白天;北半球的冬天,北极就全是黑的:南北极昼夜长短展现完全不同的情况。

另外,纬度越高,气温越低,这能显示气候的变化。这就用南北半球举例。

那么我举这个例子要说明什么呢?

你不能问“东半球包含不包含南半球?”你不好这样问。

所以,定散二善是把一切行法摄在之内,正杂二行也把一切行法摄在之内。不好问“定散二善包含不包含五种正行?”它们不是一个概念。

所以,我刚才为什么说,把它们一一分开可以包含。因为一一分开之后,这五种行,它们不再具备正和杂的性质了,就是单独的行法本身。

当然,定散二善就是来分类摄受这些的,所以是可以的。但是,一旦成为正杂二行分判的时候,就不便于说包含不包含在定散二善之内。

这样理解之后,就不存在回向不回向、矛盾不矛盾的问题。讲到定散二善的时候,一定要讲回向;讲正杂二行的时候,一定是杂行回向,正行不必回向:这就是它的理论所推演的结果。

【比较说明】

接下来,比较要弘二门与正杂二行。当然,其中也牵涉到“定散二善”与“正杂二行”这两种教理上的名相,它们的同异。同异,“同”就是一样的;“异”就是不同的地方。我主要是说明它们不同的地方,我们对教理的理解要细微。

◎ 第一,教判和行判的差别。

“要弘二门判”是教判,“正杂二行判”是行判。教是理论,行是实践方法,两者是不一样的。具体有哪些不一样?下面都会逐一地说明。

◎ 第二,能诠与所诠之别。

教理是能诠,“诠”是诠释的诠,行业、行法是教理所诠释的,所以有能诠与所诠之别。

这是要说明教判和行判是不一样的,不一样在哪里?能所不一样。就是说它有关系,但是不一样。比如说我们手上握一个苹果,手就是能握,苹果就是所握的;你不能把手说成就是苹果,这两者是不一样的。

教理里面包含了这些行业,但是行业跟教理还是不一样。要弘二门当中,就一定包含了诸种行法,但是它跟行法所要表达的内容还是不一样,所以行法又另外从正杂二行来分判了,这有区别。

◎ 第三,摄机和择法之别。

我们在说定散二善的时候,主要目的是什么?是摄受众生根机。众生根机,一者定,二者散。以定散这两种就摄受众生一切根机,摄尽无遗;要么是定机,要么是散机。

那么定机呢?能够堪受的行法就是定善,当然也可以行散善;散机就不堪定善了。所以,分出定散二善的目的,就是要摄受众生根机的,摄受根机的话就一个不能漏,这样佛的慈悲才能圆满地体现。

本来《观经》里韦提希夫人问的是定善,“唯愿世尊,教我思惟,教我正受”,释迦牟尼佛自开散善三福。善导大师就解释说,如果是定善,就摄机不尽,所以世尊自开三福。很显然,善导大师就是从这里来定义,说明定善和散善。

摄机的目的刚才说了,就是要广泛,一个不能漏,就是大家大团结。但择法就不一样了,之所以辨别正行和杂行,目的是什么呢?就是要选择正行。正行当中又分出正定业和助业,那要选择正定业。

所以它是重重的选择,最后是选择一个,其他的就放旁边,因为不是最优胜的。所以它一定有排斥法。总之,摄机一定要全面;择法一定要有所排斥,有所取舍。

所以,这两种不同的判断体系所定义的这两种名相,这两种教理上的解释系统,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一样。

定散二善是把一切众生根机,要么定善,要么散善,把它收摄回来。摄回来之后往哪里走?走向弘愿。

所以,讲定散二善的时候就很宽泛,说“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,然后说“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”。“一切善恶凡夫”从哪来的?还是定散这两种根机。

当然,行法总是要鼓励大家善行,但是它的根机要么是定,要么是散,所以,“一切善恶凡夫”也是从这来。然后“得生者”,得生又从哪里来?前面说回愿求生,只要得往生,“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”,这就是把定散二机通通收在定散二善,善恶之机所有这一切归到弘愿,这就是摄机广大。

在择法的时候,就有种种分别了,把一切行分为正行、杂行。在正行、杂行之前其实还有分,就是圣道自力的行法,还有净土他力的行法,那我们是净土行法。圣道在此地发菩提心,修菩萨行,大力的菩萨能做到,凡夫做不到,只能选择净土行。

净土行当中分为正行和杂行,杂行无量,回向求生;正行只有五种。那么,正行是跟佛有亲缘、近缘这种种利益,当然选择五种正行。五种正行当中再分为正助二业,那选择一向专念,正定之业。

所以,它是通过重重的行判,让我们最后挑选出摩尼宝珠,最好的。

这是第三重。

◎ 第四,权实和亲疏之别。

当我们在说“要弘二门”的时候,是以要门作为方便诱导来作为摄机的方便,所以叫“权”。弘愿呢?弘愿是真实,弘愿是阿弥陀佛究竟真实的利益。所以,它们是一种从方便入真实的教理关系结构,这叫“权实”。

但是,正杂二行分判不是从权实,权实侧重哪个角度?亲疏。就是杂行不关极乐之事,跟阿弥陀佛没什么关系,从它的行体来讲,没关系,所以它跟阿弥陀佛疏远。

那么五种正行,每一件事都是对着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去的,它们跟阿弥陀佛关系就非常地亲,尤其正定之业是“顺彼佛愿故”,亲中之亲。所以就分出了亲疏,权实的分判和亲疏的分判是不一样的。

◎ 第五,升进和取舍之别。

前面我们说到一点,权实的目的是由权而升进,权是方便。权就比如楼梯,你要提升档次,要登堂入室,太高了,上不来,那么给你个楼梯,不是让你站在楼梯上面,而是往上走,进到房间。

所以,要门的定散二善,是给你提供升进的一个台阶。当然,不能把这个台阶撤了,要永远留着,但是留着不是永远站在上面,你要通过台阶走上来,走到哪里?走到弘愿。所以,它是这种目的。

那么正杂二行呢?它是通过什么方法?目的最后都是要进入阿弥陀佛的弘愿,所以在要弘二门当中,就用“弘愿”这个词来说明。在正杂二行当中,正定业“顺彼佛愿故”,这两方面在这里就有汇合点了,就是一件事物有不同的说明方法,这里说为“正定业”,那里说为“弘愿”。

那么在正杂二行当中它怎么走到这一点的?它是通过取舍,先是圣净分判,再是正杂分判,然后再是正助分判,所以它要通过取舍走到这一步。

当然,这二者之间有关系,你要升进,就必须舍掉楼梯,进入房间,这也有取舍,对吧?你取舍,一定是舍掉那个低阶的,取高阶的。比如圣道门先舍了,然后再舍杂行,再舍助业,但是升进是跟权实相应的,它这种表达语气比较宽缓,取舍就比较决断。

◎ 第六,合类和分类之别。

另外在语言表达上,它有合类和分类之别,什么叫合类呢?定散二善经常合在一起说,“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“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”,你看它们两个合在一起;不可能把正杂二行合在一起,它们一般都是分开的,正行就是正行,杂行就是杂行。

为什么要这样分类不一样呢?这就是前面讲的,合类是为摄机,故两个合在一起说,容易达到它的目的。合类说也好,分类说也好,是为了达到目的,因为定善、散善都要升进,它们是一个类型。

但分类的目的,就有亲有疏,要舍疏远的,取亲近的。所以,这就是合类和分类的差别。

◎ 第七,就是平述和褒贬之别。

“平述”就是平常、平稳、不加感情色彩的一种表述方法;“褒贬”就是有所褒扬,有所贬斥的一种表述方法。

很显然,定善、散善本身并没有说褒贬哪一个,定善是什么什么,散善是如何如何,就是把它们说出来就行了;但是“正杂二行”名字一列,就有褒贬了。

“行有二种,一者正行,二者杂行”;“杂行”,不用看文字解释,一听这名字,褒贬意义特别明显,褒正贬杂,对不对?

所以,后来说五种得失的时候,那杂行就不好了,“虽可回向得生”,加个“虽”,这也是贬义,还要回向,“众名疏杂之行”。所以,这些用语都是很细微的。

◎ 第八,安心、起行之别。

要弘二门分判,教门的目的是要达到安心。不管是定善行人,还是散善行人,都要得到安心。

那安心往哪里安呢?安在弥陀的弘愿,所以“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”,不是靠我们自己。

定善散善只是根机的一种标识,你能修定善行,这是定善机,不能修就是散善机,目的都不是在定善散善本身来安心,它是要归入到弘愿来安心,所以它的目的是安心的。

正杂二行的目的是起行。你安心了,愿意往生极乐世界,这不是“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吗?

“回斯二行”就是收这两种行的众生根机,都愿意往生了;都愿意往生之后,“直接就用我们的定善、散善来往生吗?”否也。你愿往生了,安心以后要起行了,把行法再重新洗牌,重新分类,分为正行和杂行。

你要注意啦!安心到底安在哪里?当然,你如果修杂行也要安心。它这种分判有特别的指向,正行安心,甚至正定业的安心,这才能究竟兼顾,安中之安。所以,要弘二门的分判和正杂二行的分判,有安心和起行的差别。

◎ 第九,说明安心前后的差别。

从时间点和教理开展的前后次序来讲,要弘二门一定讲在前面,因为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安心,要么是定善机,要么是散善机,定机、散机这两种。那怎样让他安心呢?要弘二门。

但前面是要弘二门分判,分判当中也有安心,就是已经指向到弘愿,那我怎么去?到最后就说“废立”,废舍方便要门,然后进入弘愿。

所以“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”,这是讲要门的。“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”,这是讲弘愿的。这是对于没有安心的人,给予这种安心的引导。可是正杂二行的分判,是已经有了安心的人,要选择起行了。

这么说起来,似乎安心和起行有时间上的明显落差——也不是这样,就是说教理的表达是这样的次第。你安心,愿生极乐,就叫“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,“好!那么行法,行有二种哦!你要选好喽!”这样,他才可能选出跟他最相应的、最有效的行法。

◎ 第十,法体和机行之别。

正杂二行是约法体。不管什么根机,定机、散机,只要行这五种正行之外的,都是杂,不跟你谈别的;只要行五种正行,再散的根机,也是正。所以,正杂得名是以法体来得名。

那么讲定和散,它是随众生根机的,散机行不了的,更不能行定机;定机才可以行定善,散机就不能行定善。

纵然观法是定善,那你散机来行,还是成为散;定机虽然是行称名,他也可以定;或者有人先是散心,念着佛,慢慢就入定心。

所以,这就有法体和机行上的差别。法体是就法的本体来说明,正杂二行;机行是由众生的根机来决定的。散机的根机怎么去行,都是散。

◎ 第十一,名义互冥之别。

这个是什么意思?就是当我们说到定散的时候,就要把“正杂”这个名相掩盖掉。“冥”就是看不见,就是幽冥界的“冥”。

“名义互冥”,“互冥”,就是说你要提倡哪一个,提倡定散,就是要摄受众生根机的时候,这时候如果再讲正杂,就是闹矛盾。

因为正杂本身就是一对矛盾,它是选择和取舍的。你再讲定散,要普摄万机,这当中突然又说一个正杂,这不是闹分裂,不团结了吗?

你讲正杂的时候,定散的功能就关闭掉了。讲正杂,就一定是舍杂而取正,在正当中舍助而取正定业,独选一行。

那摄机,就是大家都好,大家都要进来,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到那个时间,不宜把正杂说出来。

所以,这就是一开始我为什么说定散二善当中,五种行一一都包括,因为讲五种行的时候,没有分正分杂,大家都是很团结的,一味和合。如果你这个时候冒出来说正杂,那就不合适了。

就是说,定散二善不仅不包含五种正行,也不包含一切杂行。因为你有了正和杂这个分别,在这个时间段是不恰当的。

所以要名义互冥,冥掉,把“正杂”这个概念,它的名相、名词,不在这里谈,这样你才可能把万机都收摄在“弘愿”这一门当中。不然的话,就叫“义门紊乱”,你在法义开展的道路上就互相紊乱了。

因为不论是定机之行,还是散机之行,都可以、而且都必须衬托弘愿。

◎ 第十二,回向分齐不同。

这是更加细微的。要门是“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,在这个地方讲的回向,因为它这个问题就是从回向来的。

当然你要清楚,在杂行的时候也说“虽可回向求生”,也有回向,但是这两种回向是不一样的。什么叫分齐呢?就是指它的界限不一样,要门回向有两种,两个目标。

第一个,它的近期目标是求愿往生,所以要“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;那么远一层的目标在哪里呢?“意在不言”,它前面说得很含蓄;其实远的目标,“意在弘愿”。所以下面接着说,“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”。

前面说求愿往生,语言上特别微妙,也不说你能往生、不能往生,就放了一个悬念在这里,“求愿往生”,这显然就是说一半话放这里。然后说“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”,这个结论、答案出来了。

原因是什么?“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”。这个从哪来的?就是从前面的“定散二行,回愿求生”,来到弘愿。所以,这个回向有两个意涵。虽然是求愿往生,这是先建立一个目标,达到目标的方法不在定善和散善的本身。

从教理的施设我们未必知道,但善导大师列这种教纲,他就是这种目的,很清楚。所以到最后要弘废立,他说“虽说定散两门之益,望佛本愿”,“虽说定散两门之益”,这个利益在哪里呢?就在求愿往生,定散两门利益当门的分齐,就是建立往生的目标。

这些话在《观经疏》里面有很多,比如说:“此经”——《观经》,“定散二善”,“证赞彼国依正庄严”,决定求生。定散二善的目的不是直接去往生,是“证赞彼国依正庄严”,来证明、赞叹,然后目的达到什么?欣求往生,愿意往生。这是它的当体利益,定散二行回向,它当体的利益分齐是在“求愿往生”。

前面还有一句,在两种深信文中,“二者决定深信,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,摄受众生;无疑无虑,乘彼愿力,定得往生”。你看,得生在哪里?阿弥陀佛。

前面说弘愿,这里又说“四十八愿,摄受众生”,摄什么样的众生?就是定散二机都摄受在内了,“一切善恶”,“无疑无虑,乘彼愿力,定得往生”。

所谓“得生者”,这里说“乘彼愿力”,那里说“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”,这个都一模一样。

这里讲得往生,大家不要以为善导大师说错了,你看《观经》下面说了,“说此《观经》三福九品、定散二善,证赞彼佛依正二报,使人欣慕”,它怎么不说得到往生呢?因为得生的所有动力,背后的因素都是弥陀的弘愿。如果要分析的话,《观经》的利益,定散二善就在使人欣慕,所以它这个回向的目标,不是直接拿来求往生的。

正杂二行就不一样了,这个要分清楚。杂行回向,它之所以称为“杂行”,因为它不这样回向,而是以“定散二善,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,心中还有第二步;而靠弥陀的弘愿,就不叫“疏远之行”了,它跟佛就是一家,就是亲。

为什么称为“疏远之行”?因为他执杂行之体作为往生之业,比如修五种正行之外的杂行,一一拿这些来回向。

我刚刚说了,安心之后,定散二善已经建立往生目标了,“回斯二行,求愿往生”,这是目标建立了。那方法呢?直接就用这个杂行来回向作为往生之业,方法也是它。这样就成了杂行,成了疏远之业。

就是说要门定散二行的回向,它的目标、分齐有两重:第一,求愿往生,建立目标,就是往生净土的目标;第二,归在弘愿,意在不言。那么杂行回向,它是直接以杂行作为往生之业,这两个是不一样的。

如果以要弘来讲,我们结合“二河白道喻”来说,“要弘”,它就是释迦牟尼佛东岸的发遣之声。这个分判,“要门”,不论定机、散机,你就是求愿往生,求愿往生就是“愿生彼国”,所以是听释迦牟尼佛的话。

那么杂行之人,他没有直接以念佛正行求愿往生,他有疑惑佛智之嫌,这两个是不一样的。

前面我就说了十二大点,相异的、不同的一面,当然也有共同的:

教和行是相关联的。教是为了引导行,行是要证教所说,这是总的原则,都以衬托弘愿为目的,最终都是要入一向专称。

好,谢谢大家!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