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土法门到底是纯他力还是二力?

问:请师父开示,净土法门到底是纯他力还是二力法门?

净宗之声:

关于这个问题,也是争论不休。我想我们的语言都有所缺陷,我们要表达之前,首先要对语言作一个准确的界定,这样才不至于各说各话。

如果我们能正确地理解,正确地界定,正确地表达,其实这两句是一句——净土法门是纯他力,也可以说净土法门是二力。

因为纯他力和二力所指不一样,但说的是一件事。

下面我们来分析:

纯他力是在哪种情况下讲的呢?

是说作为一个愿生的人,他已经有了愿生心,内因已经具备,但是在外缘上觉得没有力量,靠自己的力量不能到达净土,所以纯粹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为缘。

纯他力是讲外缘的力量,并不是我自己不愿意往生,你让我去往生,那不可能。

所以这种纯他力,是在已经有了愿生心,内因具足的情况下,说外在的缘力是什么。

善导大师说:“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,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。”缘的力量。

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也说:“但以信佛因缘,愿生净土,乘佛愿力,便得往生。”

往生都是因缘和合的:愿生净土,这是内因;乘佛愿力,这是外缘,因缘和合得往生。讲纯他力,听清楚了,是内因已经具足的情况下,说外缘完全靠阿弥陀佛大愿业力。这不就是纯他力了吗?

讲二力,是说两种力量,三心为因力,佛愿为缘力,也是因缘和合。

就众生这一边,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有时候简单讲就是信心或愿心。

总之,三心作为内因,因也作为其中一种力的因素,叫因力;以佛的愿力作为缘力。

在这种程度上,讲二力法门,那你说对不对?跟那种讲纯他力,不是一样的吗?

这两种表达法也都可能会产生误解。

比如说,讲纯他力的时候,如果以为自己不发愿生心,不念佛,也能往生,那就不是所讲的纯他力,那就错了。

讲二力法门的时候,如果以为从往生的原理方面,“我有这个愿生心了,光靠佛救度还不行,还必须加上自己的修行、世善等等回向,才可以往生,这叫二力”,这样也错了,二力不是这么表达的。

所以过和不及都不行。

从自身这个角度来看,“无有出离之缘”,没有缘的力量;

从佛那一边来看,他也不能代替你发愿,因还必须自己具足。

再来,我们要知道,因缘是互显的。

我们往生,是佛跟众生双方面的合作,不能把众生排除在外。阿弥陀佛发愿,当初就是合在一起的,“若我成佛,十方众生”,最后说“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,紧密联系在一起。但是各有强弱。

比如站在佛这一边,佛自己发菩提心,发四十八愿,然后怎样修行,这是佛的因;但是也要有众生为缘,他要救度我们,离了众生不能成佛,以造苦、障重的众生为缘,众生对他来讲就是个缘。所以在佛这一边,佛的因强。

反过来,在众生这一边,我内心愿生净土,这是内因;佛的誓愿、大愿业力,这称为外缘。“因”这个因素更强一些。

这两者的关系,站在不同的角度,说有左右,其实是互相成就的,也是互相循环的。

怎么叫循环呢?佛当初发愿就是这样,以众生为缘,发了大愿;成就愿之后,以无量光明,十方诸佛赞叹名号,我们众生听到,愿往生,又回到众生这一边了;众生愿往生又靠佛的愿力,又回到佛那一边。

我们站在一个罪业凡夫的立场上,闻法要“谦敬闻奉行”,推功归本,不要讲我自己有多大的力量。这样并不是说要排斥自我这个因素,而是表达法上以佛力为先。

我们之所以今天愿意往生,也是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成就的结果,不断地呼唤,以无量光明照耀我们的佛法心地,催熟我们,成就我们,开发我们,所以推功归本还是阿弥陀佛大愿业力的作用。

不然,“生死甚难厌,佛法复难欣”,造罪凡夫总是贪图五欲,哪里想往生净土?所以愿生心也来自于佛力的慈悲催动,这么一想,你就更具有感恩心,更能归命,心中调柔。

在善导大师《观念法门》(《净土宗圣教集》832页),有这么一段话:“又以此经证,亦是弥陀佛三力外加,致使凡夫念者,乘自三心力,故得见佛。至诚心、信心、愿心为内因,又藉弥陀三种愿力以为外缘。外内因缘和合故,即得见佛,故名见佛三昧增上缘。”

这里讲的是见佛,接下来是往生,见佛、往生都有这两种因素。“自三心力”,这是讲的内因,三心就是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。

那么佛的力量呢?三种愿力以为外缘。哪三种愿力呢?在828页:“此即是弥陀佛三念愿力外加,故得令见佛。言‘三力’者,即如《般舟三昧经》说云:一者以大誓愿力加念,故得见佛;二者以三昧定力加念,故得见佛;三者以本功德力加念,故得见佛。”这是讲佛的三力。

总的原则就是“外内因缘和合故,即得见佛”,那也就是说“外内因缘和合故,即得往生”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