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?

问:

阿弥陀佛,学佛的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?什么心态?我们究竟要学佛的什么呢?听说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求解脱,可我就是不想解脱,这是什么原因?是病吗?要不要治?该怎么治?

净宗之声:
一下问了一连串的问题,这一看就是初学的,很真实。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,很难回答得好,只是提供我的参考意见。

学佛的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?

以我的回答,就是念佛必生净土,随缘劝化他人,以安心、爱心过好日子,就是这种心态。

学佛人到底什么样子?

各人不一样,可能有的人打坐,有的人行布施、行菩萨道,都是他认定的样子。那我觉得一切学佛都是从归依三宝开始,从始至终都不离念佛,我们心中知道念佛就是要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,向往佛的境界,学佛总是向往佛的境界,然后最终达到成佛。

如果念佛具足信愿,那必定往生净土,必定可以成佛。所以我认为学佛的第一个样子就是念佛,必生净土。第二个样子就是要随缘利他,随缘劝化他人念佛,因为念佛这样的好,这样的容易,这样的殊胜,这样的利益不可以我们自己一个人独得,要让一切的有缘人都可以得到念佛的利益。

这样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展现一种安心、爱心的心态,人生如果没有安心,是很恐惧的,所以经中说“一切恐惧,为作大安”。最大的恐惧就是生死轮回,无穷尽的轮回之苦;如果死亡、生死轮回,这个苦恼都解决了,我们在这世间就会很安心地过日子。安心是不容易的,有的人买保险,其实这一切都是心中不安;养生,找好的医生,这都是对于生命的恐惧;回避、害怕死亡,过年不能说“死”等等。

安心来自于阿弥陀佛的大慈爱,所以安心当中就有爱心,对自己、对他人抱着一种慈悯、仁爱的心。

那我们学佛到底学什么呢?

佛的境界太高了,总的来讲,就是学佛的智慧和慈悲,学佛的觉悟。但是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高不可及,好在这句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当中,无量光明就是佛的智慧,无量寿命就是佛的慈悲,所谓“福慧两足尊”,我们念念称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是向往着佛的智慧与慈悲,同时也能蒙受佛慈悲、智慧的加佑。所以念佛就是学佛,念佛就是成佛,这是最简洁、最容易、最殊胜、最快、顿超的法门。

至于说“我就不想解脱”,我想这句话有一半对,一半不对。没有人不想解脱的,比如你愿意痛苦吗?你愿意不幸吗?你愿意贫穷吗?你愿意生病吗?没有人喜欢这样,这就是愿意求解脱的心。从不幸当中解脱出来,追求幸福;从贫穷当中解脱出来,追求富足;从痛苦当中解脱,得到安乐满足。

所以,人的本性都是追求解脱的,但人还有另外一种本性,就是懈怠、懒惰,怕困难,软弱。

如果说解脱要靠自己的努力,达到证悟空性,要怎么样行菩萨道,这一看太难了,“干脆就不要求解脱了吧”。站在这个层面上讲,也是一种真实的表达。

所以讲“这是不是病?”是病。“要不要治?”要治。“怎么治?”就是找到一个不需要做自己做不到的事,那样艰苦努力的难行道的方法,找一个以凡夫在世俗生活当中也能达得到的。

像刚才讲的,要我“一切皆空”,我没法过日子,我恐怖,我迷惑,那就用“有”。如果能够了解净土宗,知道有一个轻松、容易、安心、愉悦的法门——龙树菩萨在《易行品》里说“譬如水上乘船则乐”,是安乐的法门;“易行道”,容易的法门,快速的法门;“疾至不退转地”,不退的法门。有这样的一个法门,用不着你千辛万苦,累劫苦修,这样的解脱白白送给你,你会不要吗?自然就会要的。

就好像一个人住在贫民窟,基本上还能住下,刮个风,下个雨,挡一挡。要到北京王府井买一栋房,“不买了,我不想买”——不是不想买,是没钱,“要花那么多钱,多少万一平方,哪买得起?我就在那住着吧”。现在别人送了一套,不要吗?赶紧要。同样的,如果说解脱让我们自己努力,“哎呀,干脆我不用了,我就这样混着过日子吧”;现在说:“只要念佛,你在世俗生活还可以蒙受佛的加佑,过得更好一些,更平安一些。临终之时,观世音、大势至随同阿弥陀佛,拿着莲花,接你到西方成佛,白白送给你。”不要啊?不要白不要,我可要哦。希望不要当笑话或寓言故事来听,这是真实的利益。

南无阿弥陀佛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