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看待念佛与信愿之间的关系

问:有关念佛信愿的问题,非常不解,十分困扰。师父在《阿弥陀经归宗解》中说“信愿不要向自己这边找,说我要真信要切愿,最后都是泡沫工程”,如果自己不真信不切愿地念佛,怎么能和佛愿相应呢?问一位老居士,他告诉我“一向专念自然具三心”,就是说只念佛就行;不必生信发愿吗?他说“名号具信愿行,不必我们发信愿。”但看《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》,书中说往生只在有没有信愿,若没有,念佛也不能往生。名号中有信愿,但我们可以不发三心吗?

答:有些问题一时不明白的时候,也未必着急一下子把它解开,因为你的储备不够,跟你讲也不太明白,可以放在心中酝酿,向三宝祈求,多念佛祈求阿弥陀佛加持,过一段时间就自然开解了。

就好像早晨的大雾把高速公路锁住了,你说:“我一定要上高速公路去找路。”那怎么可以?这个时候,锁住了就锁住了,就不要上路了。等太阳升起来就好了。八点锁住了,九点不就亮一点了吗?十点雾就全开了,你就可以上路了。你心中已经被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锁在里面,这时候你是搞不清楚的。那怎么办呢?要多念佛,让阿弥陀佛的佛光不断照,佛光照来,雾就散了,自自然然就清楚了。

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遍,其实也是很难给你说清楚的。起雾了,拿扇子扇两下不管用,还没到时候。

《阿弥陀经归宗解》看完之后问题应该解决了,可是你越看越糊涂,反而不理解了,认为“如果自己不真信不切愿念佛,那怎么能跟佛愿相应呢?”这样说当然是对的,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,但是我说话是有次第的。禅宗有三句话,第一句,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”,这是平常境界。第二句,“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”,境界不一样了。第三句,“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”,这就回归自然、回归平常了。有人说:“这不是搞糊涂了吗?最后不是退了吗?”不是的,这是一切回归自然,一切已经平息了,就是“心中万事消息”。

信愿也是一样的,比如一个人起初是没有信、没有愿的,这就是“山是山,水是水”;到时候真信切愿了,就是“山不是山,水不是水”;到最后说“我无所谓信,也无所谓愿。不在自己这边找,一切回归平常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……”又回到“山是山,水是水”。这是否定之否定,跟前面那个是不一样的。

我说“不要向自己这边找信愿,最后是泡沫工程”,那是对第二个阶段以后的人讲的,你还在第一个阶段,那就不适合了。对于没有信愿的人,为了引导他初步进入,说“你要相信,你要切愿”;但是如果还停留在这个地方,以为“我信了,我愿了,所以才能往生”,就是泡沫工程。你信了,你愿了,还是在“我”这个地方拔不开,这一切都要放下。

什么叫“不要在自己这一边找”呢?完全放舍自己,自己这边丝毫不谈,一切归命阿弥陀佛,一切归到“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”。不讲信,不讲愿,就是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这是很长的一段心路历程,要想讲明白是不容易的。

“问了老居士,老居士告诉我,一向专念自然具足三心。老居士的回答是不是说只要念佛就行,不必发愿生信?”老居士肯定说:“不不不,我不是这个意思。”这位老居士的意思是,已经有愿生心了,本来就愿生西方极乐世界,不要在愿生之后另外找一个“真信切愿”。这样就可以了,不要再头上安头。

“名号具足信愿行,不必我们发信愿”,这话不是这样说的,不是名号具足信愿行就不必发信愿,而是名号具足信愿行,所以才能发起信愿。名号有信愿行了,不应该离开名号之外,也不可能离开名号之外自己发一个信愿。很多人所讲的信愿,其实是离开名号之外的,这样的信愿最后一定是一场空,泡沫工程都不足以形容。为什么呢?“我信了,我信得好。你看,我愿得这么恳切,所以我能往生”,心里都是不踏实的,不是你信得好、愿得恳切就能往生,是阿弥陀佛一定要救你,是阿弥陀佛的誓愿不虚假,你依靠了他,归命了他,就一定能往生。

如果讲真信切愿如何如何,一看就是没有放松。为什么没有放松?没有安心;为什么没有安心?没有信心。很显然啊,有了信心就安心,有了安心就放松了。所以,这个语言表达也是比较微细的。

“但看《印光大师精要法语讲记》,书中说往生只在有没有信愿,若没有,念佛也不能往生。名号有信愿,但我们可以不发三心吗?”当然不可以。名号有,你怎么能不发三心呢?像苹果里面有营养,你吃下去可以没有营养吗?苹果有,你吃下去就有营养了。名号有,你念了你就有。

当然这些需要一个过程,希望你能慢慢理解。如果不理解,就像我刚才打的比喻一样,现在八点高速路雾还很多,就暂时别上去,等太阳起来了,雾散了再上去。

问:书中说到“名号独运,称名独达”,凡夫之心皆是虚妄。为何又有“凡夫的疑心、躁妄心与佛心不相应”的说法?

答:这个问题比较有代表性。“名号独运,称名独达”,这八个字是很优美的,寓意也很深。名号独立地、单独地、完整地、全面地运作,我们只要称念阿弥陀佛,没有别的,唯以称名就能够到达净土成佛,所以说“名号独运,称名独达”。

“凡夫之心皆是虚妄”,这里的说法有次第。什么次第呢?第一步,对不了解、怀疑阿弥陀佛救度的人,先从疑引到信,“你要有信愿,要相信阿弥陀佛救度,要愿生极乐世界”。第二步,有的人可能以自己的信愿为骄傲,“你看,我信了,我很愿”,这还是局在自己这方面,自局其分,甚至有骄慢心在当中,而没有回归到所信的对象。我们信的对象是什么?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。要回归到法的本体,要把我们打成两片的所谓信和愿归到一块,不要在自己这边谈,否定自己的自以为是,不要站在众生的能信、能愿这方面。就像上船一样,前脚虽然踏上了船板,但是重心还在后脚,在岸上,那是不行的。

我们的信愿,必须跟名号成为一体。要上六字名号这个船,就要把岸上的腿迈上去。就是把我们自以为是的能信、能愿,这种不离凡夫虚假造作的心态,进一步牵引到跟名号成为一体。

所以,否定的是这个层面的,不是一开始就否定,否则怎么能够契入呢?

打个比喻。比如有一个人很不孝,忤逆、打骂父母。我们跟他讲,肯定先说“你这样不行啊,你要孝顺父母啊!”肯定要这样讲,对不对?第一步先劝他孝。第二步,他说“我现在很孝顺父母了,我是孝子了”,你想想看,一个孝顺的人,能称自己是孝子吗?他只不过不打父母了,不过八月十五拿了一盒月饼回家而已。这个时候就跟他讲:“父母之恩像天一般高厚,我们所谓的孝其实谈不上的,我们还是不孝的。”这就又回归到前面讲的不孝了。就是说,我们不要自以为孝,这是一个更高的升华。

我们先讲的不孝,等于是怀疑;后面讲的孝,等于是信愿;后来不认为自己是孝,等于是不要以自己的信愿为贵,而要回归到简单的“名号独运,称名独达”,回归到这个本体上来,本当如此。这是一个升华、升进。

说法贵在对机,还有次第不同。听的人要多听多了解,不然就会混淆。初学法难免会这样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