净宗法师谈大学生如何交友?

问:在大学里,很多交际都是聚出来的,就是靠大家在一起聚会、搞活动。我一开始也参加,但是久了,觉得比较难受,也没什么意义,交的朋友也不是知心的,所以有时候就推掉,独自一个人。但是大家都说人脉很重要,我如果这样做的话,与主流背驰。所以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做。

净宗之声:

这个问题,其实非常难回答,因为没有标准答案。各人根机不同,方法态度都不同,怎么说都能说一番道理,怎么说也似乎都有人赞成、有人不同意。

你主要的想法,就是不太想参加这些意义不大的活动去交朋友,但如果不这么做,又怕跟主流不协调。

这里我提出四个“不”和四个“要”,仅供参考。


第一,不封闭。青年时代,大学生时代,可以讲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,在年龄、身体、精力、脑力等各个方面都是最优化的状态,就像花一样,是花一样的时代。

花的特点就是尽力绽放。只有充分绽放过的花朵,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。如果花都不能绽放,都是萎萎缩缩的,开花的力气都没有,那将来怎么能结果呢?

所以我觉得,青年时代就要有一种完全开放的心理。因为这个时候也有这样的资本,而且大学生在一起,大家毕竟非常单纯。所以,首先就要抱一种完全开放的心理,跟同学接触,心态上不封闭。

第二,不强求。因为人能不能交朋友要看缘分,所谓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;又说“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”,“路逢剑客需呈剑,不是诗人莫献诗”。

交朋友最好是随缘,就是抱持一种开放的心理、一种和善的心态,至于能深交不能深交,这个随缘。

第三,不随俗。所谓“主流、大众”,并不代表真理,也不代表正确;只是它形成一种主流了,就有一种压力,让你好像不得不随顺于它。

其实在主流当中,往往都有过多的迷失。人们以为进入主流就有一种安全感,其实主流大众有时候也很俗,如果一味地融入主流,可能有媚俗的心理。

人可以随缘,也可以随众,也可以随顺他人作些迁就,但是不要随俗。要做到不随俗,需要有眼光,也要有独立和坚持的精神,也要有自己的内涵和修养。

第四,不担心。人生于世,总有你的立足之地。俗话说“每一个草尖上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露珠”,一个人生下来,不用担心自己没法活命,只怕你没有内涵。

所以,首要是做好自己,充实自己,不要在乎别人的眼色、评论,患得患失。


下面说四个“要”。

第一,要独立。人格要独立,精神要独立。如果你自己人格都不独立,就谈不上交友不交友了,那都是一片浆糊。要独立就不要怕孤独。

所以很多人其实是通过一些社交活动避免内心的孤独。只有感受过并经历过内心孤独的人,才会成熟、成长。

孤独并不是不好。有的人一辈子都逃避孤独,没有跟孤独见过面,人生有什么意思呢?孤独让我们的人生有深度,有厚度,有力度,也有广度。因为在那种深深的孤独之处,能感受到人性的普遍存在。

一个人,人格、精神不独立,基本上可以说他发育不完全,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人。

第二,要有内涵。内涵就是内在的本质、内在的内容,这就很多啦。就像一朵花,花开蝶自来。

花开放了,有香味,蜜蜂、蝴蝶自然就会来了。所以,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内涵,当然就有好朋友来。

所以讲“有朋自远方来”,这种朋友不一定是你身边的,他是被一种特殊的内涵感召来的。

那么,怎样养成内涵呢?要多与书为友,与古人为友,与圣贤、善知识为友。因为人生的问题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,我们年轻,别人经历过的,有很好的经验和答案可以给我们参考,那我们可以汲取。

第三,要持守。对原则、对美德、对我们独立的精神与人格,要能够把守、坚持。

第四,最重要的,要有爱心。爱心是一切生命的根本。与人交往,说到底,是心和心的碰撞。有爱心才可以包容人、感染人、利益人,生命才充实,有底,有内容,有内涵,有热情,有光彩。

那么怎样才能有爱心呢?在人这边来说,我们每个人都是卑微的存在、自私的存在,是没有爱心的;人的爱其实都是一种占有的欲望,这是染污的,也是有妨害的。

所以,爱心一定要从一种广大的能量来汲取。以佛法来说,就是感悟阿弥陀佛无条件的爱心、慈悲救度。你从这里感受到了,那你当然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爱传输给别人。就像地球上的能量来自于太阳,阿弥陀佛称为超日月光。

所以,我们这个贫穷、拙劣、匮乏的罪恶凡夫,如果能够感受到阿弥陀佛这种无量光寿的大爱,不仅是在大学交友的阶段,就是在人生的任何阶段当中,你都感到非常丰富,非常自在、自如。

谢谢,仅供参考。南无阿弥陀佛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