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
◎ 这一方面也讲得不少,像《往生论注》讲三严二十九种功德,佛庄严、圣众庄严、国土庄严,里面有详细的描述,你可以去听一听,估计你没有听。
◎ 另外,佛的诸大乘经典当中说的也很多,可以请编辑部专门搜集编列这样的资料。这属于观佛的内容,就是思维、欣慕佛的功德庄严、神通教化、慈悲光明等等,这叫“起观生信”。由于这样观察思维,而生起欣慕好乐、归投仰靠的心,这也是正确的闻法心理。
◎ 但另一方面,我们要知道,佛的境界很难用世间的语言表达。我们限于自己的有限思维,往往会以一种颠倒见,或者有为有漏的想法来思维佛境,其实这会天地悬隔。佛真正的智慧、慈悲、功德说不能尽,非言语所能表,非心思所能及。
这世界上你总有一些爱好吧。
比如你爱好艺术,那极乐世界是最上等的艺术,你可以把你的艺术作极端化的想象;爱喝茶,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;你出门总不希望堵车吧,到极乐世界可以乘宝莲花,分身十方;你生病的时候,总想得金刚不坏体,到极乐世界跟观世音菩萨一样,永离生老病死苦;比如你口腔溃疡了,马上就会想到,有这个身体才受种种苦恼。
人生的阅历非常重要。结过几次婚,又离过几次婚,从此对爱情彻底失望;当年生的宝贝儿子,现在弄得或者多病,或者不孝顺,总之让你失望;当年青春美貌,现在韶华不再;当年志干云霄,觉得自己有多大本事,能主宰天地一样,现在发现自己不过是草根一枚,风烛残年,毫无自在之力。人生的种种困境、苦恼,都会让我们的心柔伏。所以,苦境也未必就是坏事,苦能启觉,苦能启发我们觉悟。
这些并不要懂得多高深的道理,这是对生命、对日常生活有所观察,一种自然趋吉避凶的选择。
我们真要争,就争怎么样利益众生,怎么样心地平安、平静,怎么样劝更多的人往生净土,怎么样对人更有爱心。这一方面是可以大争特争的。
人与人相争,民与民相争,国与国相争,总之大家都在争。这样的世界,这样的生活,何时是尽头啊?何时有了结啊?所以,有智慧的人往旁边一站,不凑这个热闹。不要怕寂寞,躲在旁边看着,作壁上观,这就安全,大家都说你是好人。是你的,不争也是你的;不是你的,争来了未必是好事,争来灾星。
“年轻人工作,一点不争,不是不求上进吗?”这不是不求上进,你工作可以争啊,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。人家工作八小时,你争十个小时行不行?“那不行,我多干两小时吃亏了”,你看,你不争了吧。做业务,你可以业务做得更好;服务的时候,可以服务态度更加优良,对顾客更加慈悲,更加敬业,更加不怕吃亏。你这样争,没有谁不喜欢你。争名争利、争出风头,这会招来怨恨,不争这些。
有了信仰,有佛念,我们会很平和地面对。以前觉得好像冒犯我了,这些事我吃亏了,现在会很平和地对待。一日不争,天下太平,别人无恐惧,我也自在。不争了,多自在啊,别人也不害怕你,就是天下太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