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为什么佛在说上品上生的时候,三心开显得很明确,而不是在其他的品位?因为感觉在其他品位,或者定散二善任何地方都暗含三心,也都可以讲三心的,为什么要在上品上生里面说呢?
净宗之声:
这个说三点。
第一,在上品上生说比较方便。为什么呢?因为三心通九品,也含摄定善。
如果就九品来讲,在另外的第二品、第三品、第四五六七八品这么说算什么呢?那就显示不出能够通九品。既然通九品,就在九品的一开始——上品上生来说,以这个贯通九品。
同时,上品上生是九品跟十三定观交接的地方,在这里说也可以通摄十三定观。
那为什么不在十三定观一开始的日想观就说三心呢?不会那样的。
因为十三观表面看来是就韦提希夫人请求定善——这个时候韦提希夫人的心中还有自力的执情,是顺她这个心讲的。三心是要导入念佛的,是要从自力转入他力的。
所以,先就韦提希夫人请求定善,专门就讲定善,在讲定善的过程当中,把这个三心的内涵藏进去;如果从一开始就说,那就不善巧。
可是散善是释迦牟尼佛自开的,自开的目的就是通过散善导入念佛。所以,在这时候来讲,能够随顺释迦牟尼佛的佛意,随顺自意就很方便。
因为十三定观是随他意,随他意就不能把自己的话全说出来。而散善是随自意所开,随自意所开还是有方便引导,所以在上品上生的时候就讲三心。因为这个三心是从随他意转入随自意,通入念佛的关键之处。
其实我们看十三定观,它有一个顺序。
从前面一观一观地观到第十二观普观的时候,就说作自往生想:“作莲华合想,作莲华开想”“当起自心,生于西方极乐世界”,这个“自往生想”当然就是回向发愿心。
在十三观中杂观的时候,一开始就说“若欲至心生西方者”,这里讲的“至心”也就是至诚心;欲生西方,是欲生心。
所以,等于是三心呼之欲出,但是还没有总结性地说。
底下又说到“如先所说,无量寿佛身量无边,非是凡夫心力所及;然彼如来宿愿力故,有忆想者,必得成就”,这里提出阿弥陀佛的“宿愿力”,以佛的愿力,必定成就。
这都是要导归佛的愿力,是以三心导入的一个前奏。所以,十三定观到这个位子,在开说散善的时候,再说三心就非常顺。
不过,这些都是我们凡夫依据文字这一面的解释。至于说释迦牟尼佛甚深不可思议的佛智,我们就不能测度了。
南无阿弥陀佛,谢谢。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 三心、三辈九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