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要如何用功?

问:我听说学佛人要用功,但不知道用的是什么功,应该怎样用功?

净宗之声:

不论学佛还是世间的事业,都需要用功,这是共通的法则。

所谓“用功”,分为两方面:

◎ 第一就是用心,就是你要用心在这方面,专注,确实有这个意愿,这个用功等于用心;

◎ 第二,要付诸行动,要真正地真修实干,要切实努力。佛法也是这样的,修学佛法也不过是这两点,真用心,真行动。

那么具体到佛法修行来讲,它有专门的步骤和轨则,就是所谓“闻思修”。

◎ “闻”就是听闻佛法的道理。当然,佛法经典浩若烟海,要找到适合自己修学的法门,总要有一定量的听闻。当然,这和你的缘分也相关,有的人一下就找到自己特别相应的法门,这就是善根福德因缘所致。

有些人如同大海算沙,来到海边,海滩那么多沙子,怎么算得清楚?佛教里这么多经典,又没有善知识的引导,茫茫然地去摸索,就费了很大的力气。这第一关就是闻。

听闻,不是当小说,有情节,读完就算了;要深入思维它的教理,比如简单说人生是苦,一听完之后,“哦,人生是苦嘛”——不是这样的。“人生是苦”,要对照、思维,对照我们的心境,好好地思维,人生真的是苦,从头到尾,这样,你就会对人生有一个正确认识。

◎ 接下来,要怎样离开这个苦?也是如理思维,不是简单当一个观念。

◎ 那思维之后,就要去修习,思维也是一种修。

对无常的认识,一般人从哲学道理也都知道一切都是无常的,可是如果没有修习,没有真正地思维、修习,就不能成为定见,不能成为自己的根本认识;或者是自动的,好像本能的一样。

与此相反,比如世人追求永恒的爱情——无常嘛,哪里会有永恒的爱情?一旦离婚的时候,马上就不得了,要天崩地裂了。这就是没有无常观。

要知道,每个人都要死,跟自己关系比较亲近的人,比如父母突然去世了,其实没有突然,一切都是无常的。

在我们凡夫的情执当中,认为不应该发生,“哎,他突然死了”,不能接受,甚至一下崩溃了,这都是缺乏无常观,缺乏这方面的修习。

如果我们知道无常,平时深深地思维,深深地去修习它,那么你遇到这些事,自自然然就可以通得过。像庄子,老婆死了,他鼓盆而歌,他就是有无常观的人。


佛法当中的净土法门,这个用功的具体表现,就是从早到晚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,最简单的,最容易的;倒未必说到深山打坐,什么练气、入禅定、出神通境界,这都是外行人对佛法的一种误解,觉得神秘,其实就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。

当然,能老老实实念这句佛号也不容易,也要有前行的过程。

比如对人生的感悟,对佛法的理解,对自身根机的理解,对人生,对宇宙,对这个娑婆世界,佛说这是苦恼世界,染污的、秽土的世界;还有,对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,对他的本愿,对他的广大功德,有基本的听闻理解,建立信心,内心欢喜。

然后从早到晚,随忙随闲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:这就是净土法门的用功方法,也不外乎是闻思修。


当然,问到了,也顺便说一下,圣道法门的闻思修,从闻思到入修的用功,一般就是戒定慧三学。这三种修学的方法,或者用功的方法,是有次第的——戒、定、慧。

首先就是受戒,由戒律才可以止恶防非,使我们狂乱的心有所约束,让心渐渐地沉淀下来。

由戒生定,通过持戒就容易修行禅定。当然,如果戒律不清净,禅定不能现前。如果戒律不清净,即使得到禅定了,佛说这是邪定,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基础,这可能是外邪,外灵附体了。

总之,没有正确的知见——正见为基础,所以不可靠。一定是有清净持戒,这是根器相当。人的品行,就是载德之器,能够承载,荷持,荷持一种良好的德行,这时候得来的禅定就很正,就是正定。

由戒得定,由定发慧。通过禅定的修行,定慧等持,这种发慧就是启发智慧。这个慧不是世间讲的聪明,世间讲的聪明在佛法里反而是一种障碍,就是邪慧,不正确。

而佛法讲的慧,就是无漏,在佛法当中叫作“般若”,般若智慧,空性的智慧,照见一切真理的智慧。当然,佛法当中对智慧有种种的描述,有种种的角度,有实智、权智等等。

总之,它是修学的规则,戒定慧,这就很难。第一步受戒,一般人都做不到。不要说清净持戒,大体上说的,自己能过得去就很难了。

近代有一位持戒的高僧弘一大师,他说自己五戒都持不清净。五戒是在家人就要受的,他又是出家的高僧,律宗祖师级别的,他都说自己五戒持不清净,可见持戒就相当地难。

由持戒发定,戒都没有,基础都没有,后面的定慧就不谈了。如果没有定慧,即使能持戒也只是得人天果报,那佛法的解脱是梦都梦不着的。所以,这是圣道门用功的难处。

这两个比较起来,更加觉得净土门的容易和殊胜,是我们可以得到的。

南无阿弥陀佛,仅供参考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