虔诚求佛18年为何不灵?

南无阿弥陀佛。“开心”问——他取的名字叫“开心”,但是问的问题倒是非常沉重。问题非常长,一大篇故事,当然没有像写文章一样,但是也能反映出那种饱满的感情。本来我想简单地答一下,但他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,我觉得可以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一下,然后再来参考性地回答。
问:
“我是佛念居士,自小接触《心经》,并抄写。”
看来信佛很早,善根也是很厚。
“并于17岁在广州光孝寺归依,2007年又于东林寺归依。”
他今年43岁,2007年大概30多岁。
“2009年接触善导大师思想后,又在弘愿寺归依,专念专称南无阿弥陀佛。我家是广州农村,两代单传,全家人希望能生一个儿子,所以25岁结婚后就开始写祈愿单,念佛、放生、念经、拜佛等求儿子,生了个女儿。后来我供僧、供灯、念佛、放生、建寺等又祈儿子,太太怀孕后于除夕夜流产了,后又怀上了,生了女儿。”
这就生了两个女儿,中间流了一个。
“后来我专称专祈南无阿弥陀佛,于寺院写祈福单,但念佛为主,又请弥陀慈父加持求儿子,结果又流产了;我又专称专念南无阿弥陀佛,又生女儿。”
这么算起来生了三个女儿,流了两个。
“家里老人开始见我虔诚,父母、妻子一起去寺院归依了,但见我总是求不得,而且流产,所以也不放生了,又要求我把家里三楼的佛像全拆了,在我的坚持下,保留了西方三圣。他们不支持我供灯、放佛号。”
就是全家一开始兴冲冲支持他学佛,到寺院归依,一看都不灵,态度就变了。
“看着白发苍苍,望眼欲穿求男孙的两老,我跪求南无阿弥陀佛,为什么?父母亲善良、老实、勤劳,不与人争。我自信佛起,那时候都还没接触弘愿门,都是念佛为主,直到接触到善导大师的弘愿门后,就专称专念了,每天随工作闲忙念几千到一万。”
这个人做事是比较认真的,很虔诚。
“后来在虚空念佛堂写祈愿单求儿子,又专称专祈,每天在虚空念佛堂皆有回向,又生了个女儿。我在阿弥陀佛像前跪着问阿弥陀佛:‘以前我杂修,供僧、立佛、捐款、供灯等修功德,求佛、求菩萨不得;现在我专称专祈阿弥陀佛慈父您,还是不得,且流产,中间太太又堕胎一位女儿。’我一再在阿弥陀佛面前说,‘我信弥陀重愿不虚,我今生寿尽,一定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,但希望您能加持给个儿子来,好吗?’求他十年多了,看着那一本本的《念佛感应录》,古今的念佛感应故事,我是如何百思不得其解,难道我的业力如此难得儿子吗?不是说这句佛号是万德洪名,具足诸功德等等吗?为什么我念了这么多年,一点感应都没有,而且一次又一次流产?事前求阿弥陀佛加持指点,事中求加持平安吉祥,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?夫妻去医院检验一切正常,我坚定不移地求临终往生,这是多年来雷打不动的。求儿子这件事与求往生无关,问题是如何念佛求阿弥陀佛才能生儿子呢?”“望着这些念佛感应的书籍、光碟、视频,我想了许久,我为什么求不得?十八年啦,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加持我呢?是我方法、方向错误了?知道自己是凡夫,所以每次在要小孩之前,都虔诚礼拜,请佛明示、暗示,指引我思想、言行等等,并提前写祈福单,但求不得。千经万论说‘南无阿弥陀佛’的佛号如何功德大宝海,具足一切功德等等,但一个娑婆世界的凡夫求了十八年未果。‘自信教人信’,叫我如何面对昔日引导信佛念佛的亲朋?”

“我问阿弥陀佛:‘难道我不是一个佛子吗?’我在佛像前跪下说:‘此事全身靠倒仰仗佛力,专称专祈南无阿弥陀佛。’可惜呀,求个儿子就这么难吗?难道阿弥陀佛只管往生?又不是呀,这么多感应的故事。我错在哪?怎么样阿弥陀佛才会加被我?弘愿寺及善导大师的书籍、光碟我也看过不少,感觉那是天,我是地,这些在我身上仿佛无用。”

“信佛学佛将近二十五年,请问过不少师父、莲友,但都是答非所问。有的叫我要放下,有的说缘没到。我说:‘我一直念佛,至今未断,忙闲皆有念佛,每天几千、一万,且皆有回向。’这事与那事分开说。一次又一次地祈求,一次又一次的失败。成功了是佛的加被,失败了是自己的。十八年了,古语说:‘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’。我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与求儿子是两回事。‘自信教人信’,还如何教人信佛念佛呢?我哪来的勇气、信心呢?别人说:‘你自己求佛这么多年,不用说印经、供灯、放生等等,就专祈专念南无阿弥陀佛都三年了(就为了求儿子这个事),一点感应也求不成功。’我是情何以堪?南无阿弥陀佛。”

净宗之声:
确实啊,我读他这个问题就读了将近九分钟。我想可能有的菩萨听到了,大概都要变一个儿子去投胎给你,满你的愿,当然这也是凡夫的说法。这一场官司,可能你要到了净土,亲自向阿弥陀佛来询问,一定会有满意的答案;当然,到了净土之后,不用问,你自己也都知道了。站在我们娑婆世界的立场上,为了你祖上两代单传,花了二十五年,真正念佛也有十八年,专修也有三年,求一个儿子还没有得到,确实情何以堪。而且你感到非常不解的是:为什么别人念佛有求必应,念佛感应那么多记载,我怎么就不灵呢?问题出在哪儿呢?

接下来先总的来回答,有两句:感应之理显而易见,感应之事幽秘难知。
就是说,我们向佛菩萨求,从道理来说,有感必应,这个道理是显而易知的;但是究竟是怎么来应我们这种感,是显感显应、显感冥应、冥感显应、冥感冥应,各种各样的方式;是什么时间;什么样的形式,这里面太幽秘了,不能了解。在这种情况下,就会产生很多的困惑,甚至动摇。一个说“是不是我错哪了?”再一个“是不是佛菩萨不灵啊?”等等。这种涉及到佛菩萨的境界,我们凡人难以测度。下面只是我自己的一点认识,提供参考。

我想从两句话来说,就是所谓“先以欲勾牵,后令入佛智”。就是把感应分为两个时段,或者信仰的两个境界层次:
◎ 第一个是“欲勾牵”的层次;◎ 第二是“入佛道”的层次。

“欲勾牵”就是一般的世间人求世间福报,有漏有为的福报。这样求往往感应还比较快。为什么呢?这是所谓“欲勾牵”,他在有漏道当中、有为法当中,求有漏有为的世间福报,这是频道相应的。不信你看佛菩萨在大殿里面,你去跟他求什么,他没有声音,因为佛住在无为境界当中;你找老王、老李办个事,他马上跑腿就来了。为什么?你跟他是一个频道,你喊他,他就听到;你叫他,他就来了,可见的。所以,初机学佛的人,往往还比较容易有感应。

到第二个阶段,比如专修念佛求往生,或者也不是从时间来讲,就从这个人的根机来讲,他如果是世间福报的根机,那么佛菩萨就要先满他世间福报的愿望来鼓舞他,目的是引导他进入佛道。如果这个人,他本来宿世的善根就是求佛道的,那佛菩萨可能首先就让他入佛道,就不会以“欲勾牵”了。所以第二个层面,我们讲入佛道。如果是入佛道的根机,或已经进入佛道这样的一个阶段,作为佛菩萨的感应,会给他退回去吗?“给你搞个欲勾牵”,那不可能,佛菩萨的目标就是要你入佛道。

我们再来看你的情况,你的情况显然就是个入佛道的人,对不对?
所以,你就不要担心说“你看,怎么就不给我生儿子呢?”这生儿子是“欲勾牵”的事,怎么会给这样呢?这是要给你究竟圆满的利益。但是你不开悟,你老是在求“欲勾牵”,你老是退步,佛菩萨一次、二次、三次地阻拦你。你求生儿子,生一个女儿,又生一个女儿,三番五次都告诉你要入佛道,不要去求“欲勾牵”的事了,这是对你特别的爱护和关照,不能理解说“你看,我求怎么不灵?”这就是灵的表现。我们再打个比喻,比如说木头,木头如果不被火所烧,那它就是保持着木头的原状。木头里面有火性,一旦被火烧了之后,它还想保持木头的原状,你想可能吗?它一旦遇到了火,火肯定顺着这个木头烧去,一定要把它烧成火。

我们一个入佛道的众生根机,念佛求往生的,在佛来看,我们就是“木”,佛这种智慧、慈悲就是火,他是无为无漏的智慧,一定要把我们对世间有为有漏的这种执著,用火把它化了。所以你求儿子,明显是被世间的有漏有为所障碍住,所以你每次求都要失败。为什么呢?这个火要烧这个木头,一定要把你世间的这种知见,转移成佛的无漏智,让你老老实实、乖乖巧巧地进入六字名号念佛往生的轨道。

“那我已经求往生了嘛,我这不是已经老实了吗?”没有!怎么知道你没有老实呢?因为你还在求儿子。

不要求什么儿子,怎么样都很好。你一旦求往生——在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愿望,就是求往生,除此之外,一切满足,生女儿也百分之百地好。这是一个专求净土的人信仰圆满的表现,对这个世间有透彻的认识,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。什么儿子、女儿,都是梦幻泡影。这样的话,他不会再去求这些东西了。

当然,我不是说每个人都要这样理解,才可以往生净土,倒不是这样说;但是你是入佛道的根器,名号这一法一定会按照无为的方向去引导你。
我们人在世间,每一个人都有很多的不足,不管是出家、在家,都一样。对我来讲,我只有一个愿望,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也是阿弥陀佛启发我有这样的愿望。除此之外,我什么都不敢求,也没有求过,我觉得也不需要求。“你总要求弘法如意、弘法顺利了”,说实在的,我从来没求这些,我觉得有这句名号就千足万足了,一切都顺利了,一切都很好了。弘法过程当中,如果说有所障碍,那是天经地义的,而且觉得这也可能是阿弥陀佛的一种特别善巧。总之,这是我的事,我觉得这样也很好。另外,我也不敢说自己是多么虔诚、我求就一定有感应,像我这么卑劣的人,像我这样没有感通的人,我怎么敢说求一个什么愿望、让我怎么样?想都不敢想。自己太低劣了,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,觉得这就够了。

当然,我个人也说明不了什么,不足取法。只是说,我们都是凡夫,在信仰的道路上,个人一点心得也可以提出来分享。

我是“三不”:不曾求其他,不敢求其他,不需要求其他,只求一个往生。所谓“一求三不求”:一求——求愿往生,三不求就是刚才说的。
希望你通过求儿子这件事,更深地感悟世间和人生,更深地进入纯粹的信仰,更深地领会佛的智慧和慈悲。当你放下了一定要求儿子的这种愿望之后,一切随顺佛愿,或许还有转机;当然,没有转机,没有儿子,也很好,因为已经是一百分。以上供一切念佛有所求而又求不得,处在困惑、迷茫当中的人,供大家参考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