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南无”要改成“南無”吗

问: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当中的“南无”两个字,出于恭敬如法,是不是使用繁体字的“南無”二字?如果是,烦请将虚空念佛堂里面的相关处给更正一下。

净宗之声:

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提这个问题。这个问题的实质,和有关发音是差不多的,说要怎么发音才准确啊,才好啊;这里是说文字上怎么写才更加恭敬如法。

首先,对你这种态度——非常虔诚、恭敬、认真,我表示赞许。

有信仰的人嘛,有信仰本来就应该这样,态度就是这样的。我觉得一个人有信仰,为了表达他的信仰,怎样地强调都不过分,都应该。虽然他的意见我们未必完全赞同,但这种态度,我觉得挺好。下面你写了八个大点,我就不再一一地读了。

我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。

就我个人来讲,我也是喜欢写繁体“南無”的“無”字,写上去顺手,看上去顺眼,还符合我们的习惯。因为我们读佛书,佛书往往繁体字用得多,所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。但是就我来讲,我也接受人家简体字所写的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也不觉得那有什么不恭敬、不如法,虽然我个人喜欢繁体字。

那么简体字是否有存在不恭敬、不如法呢?

个人判断

关于恭敬如法,是个人的判断。当他在这么写的时候,他如果存在着不恭敬的心,那当然是不恭敬的;如果当他这么写的时候并没有不恭敬的心,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,就以自己为标准,说他这么写不恭敬,好像有点主观。比如说现在的小学生,他在课堂里学的都是简体字,他在认认真真、一笔一划地写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写这个“无”字,她写得非常认真,那我们能认为她写得不恭敬吗?

就是说,各人恭不恭敬,这是各人自己判断,他人不好评判。

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认定标准。如果以我们为标准,会说人家不恭敬;如果人家以他自己为标准,说我们不恭敬,我们心里也不乐意。比如说外国人,外国人见面就拥抱,中国人看上去,觉得这很不雅观。以中国人为标准,外国人就不雅,那外国人能接受吗?特别是欧美。还有现代人的穿着,如果以古人来看,那简直就不像话。都是因为时代不同,也未必说自己存在着不恭敬心。我想对这个,可以宽容一点。

比如说,如果有人指责你说“你写繁体字不恭敬。写简体字的人多”——当然现在没有这样的指责。如果说再过个几十年,大家都在写简体字了,突然有个人写繁体字,所有的人都说“你不恭敬”。为什么?“你搞得这么繁琐,你标新立异,你写这些我们都不认识,你写佛号为什么不恭敬呢!”我想,到时候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存在。

所以,这都是个人的看法。这一方面还要从他个人来判断,他有恭敬,我们就要承认他是恭敬的。

不能说谁天然就正确,“我写繁体字天然就是恭敬,你写简体字天然就是不恭敬”。

历史

这从历史上讲,也讲不过去。比如佛法初来汉土的时候,东汉那时候,写字都是用隶书;那是不是后面的都不恭敬、都不如法了呢?文字在不断演变。如果佛法是现代传过来的话,那就是简体字;如果说一定要繁体字才恭敬的话,那是不是还要改为繁体字呢?当然,佛法已经传入中国两千年了。如果说今天才传来,那不就是简体字了吗?存在恭敬不恭敬的问题吗?佛法传来在哪个时候,就用哪个时候的文字;随着文字的演变,也可以改变。不能固定一个标准,说不恭敬;这样的话就有点太固执了。

比如说传到中国用汉字,“南无”两个字,虽然是简体字,好歹也是汉字。现在佛法传到英美,用字母写,那完全没有汉字的样子了,那是否也不恭敬呢?那就彻底不恭敬了,就没有了!或者比如说,六字名号,这六个字从印度传来的时候,是梵文的。如果印度人说“以我们梵文为恭敬、为标准,这更恭敬、更如法,汉字不可以”,那你想想看,我们所有学汉字的念佛人不都被一杆打倒了吗?你能接受吗?如果这样,我们这些用汉字的学佛人,写的字都白写了,念的佛也白念了。

这样,让大家都没有信心。让学佛的人失去信心,这是强调恭敬的效果吗?“未种善根,令种善根。已种善根,令其增长”,如果人家写一个简体字的“南无”,他不认为不恭敬,你也说“很好很好,你这样很恭敬,很如法”,这样他怎么样?他善根增长。如果你说“你虽然写着佛号,可是你这样写不恭敬,不如法”,你这样就会让他觉得有欠缺,心中老是觉得好像犯了什么错误,或者不圆满。

你这样会损减对方对佛法的信心,或者让他总是感到遗憾。表面上我们用意很好,让他更圆满一些,其实他本来就圆满,是你让他有了一种不好的感觉。

所以我们可以知道,全世界不管哪种文字或者语言,或者是某个朝代,不管用哪种语言、哪种声音,只要是用来标识“南无阿弥陀佛”的,都是如法的,都是恭敬的。当然,恭敬还要依他的心态。但他只要来写,总是对佛法有好感。哪怕他在泰山石顶上写,在墙上写;他写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总是他对佛法有好感,有某种程度的信心,一般来讲是这样。

本质内涵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 如昙鸾大师所说的“名即法”,这个名,它不是一般的名,它就代表了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和无量寿命——汉字是这样,英文字母也是这样,梵文也是这样,这都是“名即法”。并不是只有汉字才“名即法”,或者只有梵文才是“名即法”。之所以能够“名即法”,它的背后原因是“法即名”,“法”就是无量光寿,它成为这个“南无阿弥陀佛”名号。

那么在汉字的流行区域,就成为汉字的一种文字表示;在梵文的流行区域,就是梵文的一种文字表示;在英美等其他各个不同的国家,随着不同的语言文字而表示的,都是“名即法”。“即”就是如,你说如法不如法呢?“即”,当下就是法,这就是“名如法”“法如名”。这都是可以的。

因为不管你怎样标识,它展现的都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内涵。无量光寿是它的本质内涵,它不过通过不同的语言文字或者标识、发音来解读而已。就好像我上次说的编码一样,或者解码成这样的发音,或者解码成那样的发音,但是它的本质内涵没有改变。

所谓如法,是如这个本质的内涵,不是如某一种固定文字的表现形态;我们尊重、恭敬的,也不是文字的表现形态,而是尊重、恭敬文字内涵里的无量光寿。也因为无量光寿的内涵存在于这个文字当中,这个文字才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、不一样的文字。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你把这个“无(mó)”字单独拿开,放到别的地方,它不就是“无(wú)”吗?

所以,如果我们不认为简体字有不恭敬、不如法的话,那么不管是用简体书写,还是用繁体书写,可以讲,每一个人都很圆满,都很满意,这也符合实际情况。

他认定他是如法就如法,他认定他是恭敬就有恭敬。这样,所有的人都没有缺憾,也不分别哪个对哪个错,这不是更恭敬了吗?大家都是恭敬。如果说只有部分人恭敬,另外一部分人不恭敬,这样就闹出了是非。

“佛以一音演说法,众生随类各得解”,当然,我这是把两句经文的意义,转借用了一下。就是阿弥陀佛用这一个“音”(六字名号),来普度十方众生;不同国家、不同朝代的人,用他不同的文字、语言、发音来接受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名号的功德救度。随着他们各人不一样,展现不同的语言、文字、声音,都是可以的,都是佛的圆音说法。

◎ 另外,从文字学来讲,文字总在演变的,未来还会变化;未来变化成什么样子,那个时候来书写,也是如法的。比如说,现在就用电脑打字了,对不对?过去都是用毛笔书写的,如果我们执著一定要毛笔书写才如法、手写才如法,那么电脑就不如法了。

如果你站在某一个立场上,以这个为标准的话,你已经确定以自己为标准了,那当然就可以找出很多理由来驳斥或者指责对方,“你这样不如法”。这样,社会就几乎没法进步了。当然,到底什么是“进步”的定义,我们也不好说。但它总是有一个社会的演变吧。

比如说这个“佛”字,现在发音是“fó”,其实古音不读“fó”。不管声音、文字如何变化,它所内含的无量光寿的救度功能、意义都是不变的。佛的本身没有变化。佛是以不变应万变,就是说,这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无量光寿是不改变的。怎么叫“应万变”呢?随着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,用不同语言,不同的文字、符号,不同的发音,这都可以。这就是如法。

就好像用一个东西来取水一样,水就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,器就是这句六字名号。这个器(名号)有大有小,有方有圆。这个取水之器,都是佛给你的。众生自己没有取无量光寿水的器,因为无量光寿是阿弥陀佛的实相境界;我们都在虚妄当中,没有这个器,那么,佛就授给你一个名号之器。这个名号之“器”,也是根据你这个“手”而变;就是根据不同的语言文字、不同的众生根机,给了你称念名号的方法,或者书写名号的方法,这都是可以的。只要是取出来的水都是一样的,这效果都一样。

所以,佛也是随人而授这种器。授给西方人的,那可能就是字母的器;授给中国人的,就是方块汉字的器;授给梵文区域的,又是梵文的器。授给古人的可能就是繁体字,授给现代人的就是简体字。所以不要以为这是我们人的改变。

◎ 另外,在《往生论注》里说,这句六字名号是“实相身”,是“为物身”。“实相身”就是说,它本身是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、无量寿命。“为物身”,“物”是众生。

这种无量光明、无量寿命的功德怎么给众生呢?它是要以众生能够接受的形态和方式。

所以,在汉语的流行区域,就是汉字表达,这就是为物身。那么在英文、梵文的区域,就有他们的表达,那也是为物身。在古代有古代的表达,在现代有现代的表达。这就是所谓“为物”,“为物”就是利益众生。众生怎么方便,这个名号就怎么显示,让我们得到。但是它的实相是不改变的,为物就有可能改变。

前面这是跟你交流。我可能也有一些主观吧。

虚空念佛堂

如果回到虚空念佛堂来说,我个人觉得,虚空念佛堂。

◎ 第一,它现代感比较强,它是网络时代的产物。

◎ 第二,它是一个公众平台,它要讲究在世俗法律上的合法性。现在如果繁体字、简体字混杂而用,或者是用繁体字,在我们大陆区域的文字法上来讲,还是不合法的。

◎ 第三,就是方便。在电脑上显示的话,你打一个繁体字是很不容易打的。所以在电脑上,如果人家发信息给你,如果是拼音的话,那基本上都是简体字。我们大陆的汉字打字法也都是打简体字。为什么呢?这也是符合、顺应了现在大家用简体字这个法律法规,他不可能给你准备一个繁体字的。所以,我觉得由这几方面,还是可以用简体字的。

基本原则就是繁体、简体可以通用。大家不要在这方面起无谓的争论。如果认定要哪一个恭敬如法,另外一个就一定不恭敬、不如法,这样就会是非不断,不能让大家很好地念佛。这样也算是缺少智慧,在无风波当中平起风波。大家都念佛不就很好了吗?这就达到目的了。这是另外一个题目。

八条意见

就你列的八条意见来看——当然这也是跟你交换想法,我也想通过这个,跟大家分享一下。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念佛人、一个佛弟子,我觉得心性要开阔,说理要严谨,尽量做到心平气和,不要固执己见。怎么说呢?就是说,不要首先认定自己就正确,然后说人家不正确;或者认定自己用繁体字才恭敬,对方用简体字就不恭敬。你有了这样的想法,就会引用很多的道理。

比如说你引用的这八条,第一条说“祖师有言‘一分恭敬一分利益,十分恭敬十分利益’”,引祖师这话是没错的,可是对“恭敬”怎么来判断呢?

很显然,你是认为用繁体字才恭敬,你把这句话拿出来,就是来批评简体字吧。可是如果这样的话,你首先要证明——我们说,说理要严谨,那你首先要证明简体字就是不恭敬的。但是你没有证明,你自以为用繁体字就是恭敬,用简体字不恭敬。那你已经说明你正确了,那别人就不正确,永远不正确了。当然一开始你还是用了商量的口气,“是不是使用繁体字的‘南無’二字?”但是后面又变成了“我就是正确,这就是我的立场”。一般人容易站在“我”这个立场上,“我就是正确的”。为什么正确?“因为这是我的”,所以,我觉得学佛也要开阔一些。

第三点说“发心恭敬而行有不周”。

这也是一样的,就是认为用简体字是行有不周。这也缺乏证明。那人家也不认同这话呀,你要花很多时间来证明它。你怎么证明用简体字就是不恭敬,就是行有不周呢?如果说用简体字一定不恭敬,一定行有不周,现在的宪法也都用简体字,那整个国家的法律系统难道说就是开玩笑吗?这个官司就有得打了。

“表法利生欠周全”,这个“表法利生”,你有你的理解,那么英国人也可以用他们的字母表法利生,什么叫“欠周全”呢?

我就不再一条一条地说了。

总之,这是一种思维的方法,这没有批评的意思。

就是说我们说理,建立一个观点,一定要有前提的条件,你必须一步步地来,不能一上来就是“我用繁体字‘南無’就是恭敬,你用简体字不恭敬”。你已经抱了这种观点了,这就不好说话了。

如果有不周到的,请你谅解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