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解《往生论注》所说“不发菩提心不得往生”

问:《往生论注》说“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,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,为乐故愿生,亦当不得往生也。是故言‘不求自身住持之乐,欲拔一切众生苦故’”,这是否与凡夫念佛往生、他力救度有矛盾?

答:净土法门普被上、中、下三根,这句话应当理解为,是就通途大乘法门可堪行之机,而劝他要发菩提心的。不是对所有人都这么劝,是对可以做到这样的上根的人来劝的。像《观经》的中辈下品就没有发菩提心,也不这样劝。这样理解就不会有障碍。

只是闻到极乐国土的名字,为乐故愿生,“哦,那里很快乐,我愿意去往生”,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,发心很小。

读书要通盘来读。昙鸾大师在《往生论注》里,有的是这样讲,在别处又不这样说。《圣教集》第252页第三行,“经言:‘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,欲愿往生,亦得如愿。’此名悟物之证也。”听到安乐净土的名字,愿意往生,就能往生。第300页,“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,克念愿生,亦得往生,即入正定聚。”这里说得更清楚了,听说阿弥陀佛净土清净安乐,克念愿生,也得往生,入正定聚。再看第258页。前面说不发菩提心不能往生,这里说不发菩提心也能往生,倒数第三行,“声闻以实际为证,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”,“声闻”就是小乘,没发菩提心的,“以实际为证”,声闻证入涅槃,灰身灭智,不能再生菩提心了。“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”,佛让这个不发菩提心的声闻,在灰身灭智的状态下,可以把他摄到净土去,“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”,到了净土,让这个焦芽败种还能生出无上心。这就说明没发无上菩提心也可以往生到弥陀净土。这些综合起来看,才能透彻了解昙鸾大师《往生论注》的真实义理。

问:《往生论注》下卷“庄严妙声功德成就”说,“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,克念愿生,亦得往生。”又于“巧方便回向”处言,“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,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,为乐故愿生,亦当不得往生也。”不是说到了极乐自然发起菩提心吗?如何理解?

答:关于这一段,要说的话比较多一些,我想就三点来说明。

第一,什么是净土菩提心?

《圣教集》第324页,“此无上菩提心,即是愿作佛心。”“菩提”就是佛果,佛果无有上,所以称无上菩提、正觉;“无上菩提心”就是愿意去作佛,成就正觉的心。“愿作佛心,即是度众生心;度众生心,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”,这是对净土菩提心的解释。

这种解释可以说是转难为易。怎么叫转难为易?因为要成佛也好,要度众生也好,在净土门当中最后归在哪里?“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”,发愿大家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就是成佛心和度众生心,这样就简单了。圣道法门的菩提心不求往生净土,也不“共众生愿往生”,它是在此娑婆世界,在这个染污的秽土“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”,这个难度就大了。

《圣教集》第325页第二行,“此中言‘方便’者,谓作愿摄取一切众生,共同生彼安乐佛国”,就是心中有这么个愿望,要摄取一切众生共同往生安乐佛国。“彼佛国即是毕竟成佛道路、无上方便也”,不怕不成佛,就怕不往生,只要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,决定成佛。这是一佛乘之道,无上菩提道,“毕竟成佛道路”。“无上方便”,这个方便是善巧,也是方便力,有这个力量,非常便易,不难,自然,远离造作;同时是无上的,究竟圆满。

这里是“巧方便回向”。因为一般讲的四弘誓愿,上成佛道,下化众生,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,在娑婆世界来完成非常难啊,而我们没有难行苦行,也没有对一切众生做多少功德,只要普共众生愿生极乐世界,就是净土门的大菩提心了,这不是很方便吗?

这样的菩提心,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发得起来。如果了解了阿弥陀佛的救度,也会自然发起这样的心,“哎呀,这样无条件、平等、慈悲的救度,所有人都可以到西方净土,往生有分了”,心中就盼望、呼唤一切有缘的人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这就是净土菩提心。

圣道门菩提心是不求往生极乐世界的,是在此娑婆秽土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,所以称为难行道;而净土法门菩提心,只要往生净土,这四弘誓愿自然就完成了,自然就有这个力量了,烦恼不断而自断,广大的心愿不发而自发,无量法门不学自然通达,无上佛道以佛愿力自然成就,也以佛愿力自然可以广度十方众生。

所以,净土菩提心是“巧方便回向”,就是如天亲菩萨所说的“普共诸众生,往生安乐国”,以阿弥陀佛净土“是毕竟成佛道路、无上方便”,作为我们菩提心的内容。

第二,不发菩提心,能否往生?

我们看引用《往生论注》的两段话。第一段,“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,克念愿生,亦得往生”(《圣教集》第300页),没有说到发菩提心,就是国土安乐,只要愿往生就可以了。第二段,“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,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,为乐故愿生,亦当不得往生也”(圣教集第324页),没发无上菩提心,只是为了快乐,愿意去往生,恐怕不能往生。这两段话似乎是相反的,到底不发菩提心能不能往生呢?

分为两段来说,先说第一段文。菩提心有两种,一个是圣道门的菩提心,一个是净土门的菩提心。如果没有发圣道菩提心,发了净土菩提心,即信愿念佛,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那当然能往生,没有问题的。所以这里说“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,克念愿生”,“但闻”就是只是听到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清净的世界,是安乐的国土,然后克念愿生,“克念”就是心心念念必然要达到,也就是信愿坚固,“我一定要往生的,决定要倚靠、归命阿弥陀佛,愿生极乐净土”,这就叫克念愿生。这样就能往生。

如果以圣道法门来讲,他没有发起圣道门的大菩提心;但以净土法门来讲,虽然好像也没有要普共一切众生往生,它是就个人闻阿弥陀佛净土产生了信愿心来说的,因为有信愿的内容,也就是有了净土菩提心的本质内涵,这样就能往生。

下面这一段,“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,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,为乐故愿生,亦当不得往生也”,从表面看和上段文相反,但内容其实不矛盾。这里讲“为乐故愿生”,上面讲“克念愿生”;这里说“受乐无间”,上面说“清净安乐”。内容是不一样的。说的是哪一种状况呢?没有发起无上菩提心,就是愿意成佛,愿意度众生,愿意摄取众生共同往生安乐佛国的心,“听说极乐世界那个地方很快乐,快乐没有间断,我愿意往生吧”,这和上面的“克念愿生”还是有差别的。

我们愿意往生极乐世界,其实有两种。这种“克念愿生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起的?是相对这个浊染的苦恼世界,说“我一定要往生”,是要拔苦,对苦发起痛切感受而愿意离苦得乐,“克念愿生”,那必定往生。如果只是说那里很快乐,而对苦境没有深心体悟,愿生的动力就不足,因为他没有那种“非往生不可”的心,所以未必能往生。就像一个人,他不愁吃不愁穿,告诉他哪里更好一点,“嗯,那我也愿意去”,因为他自己还有基本的条件,能过得去,他这种愿意去的心也只是说说;如果一个人衣食不保,听说哪里有布施,他马上就要去获得。

另外,因为净土法门普被上中下三根,发大心的、还没有发心的,都普遍摄受。所以这里讲到发无上菩提心,也是鼓励能够发心的人尽量发心。

生活中有些念佛的老人家,他们甚至连菩提心的名字都没有听到,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也就是“克念愿生”。阿弥陀佛净土是清净的,不染污的,是安乐的,没有苦恼的,“那我一定要往生,这里太染污、太苦恼了”,心心念念念佛,这样通通都往生。所以,未必是要懂得菩提心的内涵,发起尽虚空遍法界这样广大的心量,这个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的。

还有一个例证,比如小乘根机的阿罗汉,大乘的菩提心他是没有发的,但是他听说极乐世界有声闻无量无边,那也很好,他也愿意到极乐净土去,这样他也可以去往生,往生之后也可以发起广大菩提心。

所以,净土法门,以愿生心作为菩提心的根本内涵,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得起,都可以往生的。

第三,往生之后,自然发起菩提心

往生之后自然发起菩提心,也就是说对往生之前没有要求,不提菩提心了。关于这一点,也是有教证的。

1.《观经》下品三生。下品下生、下品中生、下品上生在此土都没有发菩提心,是造作五逆、十恶、破戒的众生,可是经中说,他们到极乐世界都发起了菩提心。善导大师也是这么解释的。

2.《往生论注》解释“大义门成就”(《圣教集》第255页),“‘门’者,通大义之门也。‘大义’者,大乘所以也。如人造城,得门则入。若人得生安乐者,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。”就是说,只要往生安乐净土,就成就了大乘善根。即使是小乘种性,乃至人天根机的众生,只要往生极乐世界,自然成就大乘种性、大乘善根,成就大乘之门,不会变成二乘。

3.《往生论注》“声闻众多问答”(《圣教集》第258页),极乐世界好像声闻阿罗汉很多,这个声闻并不是真正阿罗汉的声闻,到了极乐世界都发起菩提心了,其实是菩萨了。“声闻以实际为证”,声闻阿罗汉证入那种灰身灭智的境界,“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”,按说他不应该能再发起无上菩提心的,因为他进入灰身灭智的境界不求再发心了,就像种子都烂了、坏了、焦了,焦芽败种,怎么还可以长出芽呢?但是,阿弥陀佛的净土不可思议,“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”,阿弥陀佛以神力摄取阿罗汉,让他们生净土,然后,“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”,能够让他们往生到这样的国土,而且又让他们发起无上的佛道根芽。“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,真不可思议之至也。”这就显示:到了极乐世界,连阿罗汉灰身灭智这样不能生佛道根芽的,还能让他发起无上道心。所以说不可思议。

4.《往生论注》解释“量功德成就”(《圣教集》第293页),这一段也很能说明问题。这个“量”,是“究竟如虚空,广大无边际”,是极乐世界国土之量。我们经常说发心要尽虚空遍法界,发广大菩提心,但是在娑婆世界怎么能做到呢?可是到了极乐世界就很容易:“彼中众生”,就是阿弥陀净土的众生,“住如此量中”,这个量是无量,如虚空无边际,哪有量?住在广大无量、无量为量这样一个体量的净土当中,自然就“志愿广大,亦如虚空,无有限量”,志向、愿望、誓愿、愿力,广大像虚空一样没有限量,这不就是广大菩提心嘛。然后说“彼国土量,能成众生心行量,何可思议!”阿弥陀佛国土的体量尽虚空遍法界,如虚空无边际,往生到这样的国土,国土量就成为众生的心行之量,心行自然是无量菩提心、无量菩提行,这怎么可以思议呢?

这也是有道理的。有的人住在小岛上,就那么小的地方,他的心量就小了。就好像井底之蛙,每天守水井,当然心量就小;大海里的龙,心量就大了。这是依报对正报身心的影响。娑婆世界在茫茫宇宙空间中,就如小小一粒灰尘,而极乐世界是乘佛性、法性,尽虚空遍法界的,这样的国土量,到那里去当下就佛性开发,极乐世界正报的心量和依报的国土,依正一体,都是尽虚空遍法界,这是靠阿弥陀佛庄严功德愿力成就的,是自然而然的,不是我们自己努力发心。在这个娑婆世界,再怎样努力发心,都是模拟实验,并不是真的,你觉得发了广大菩提心,其实还是一个模拟试验,到了极乐世界就是真实的证量现前。

5.《往生论注》解释“证果一味”(《圣教集》第303页),“愿往生者,本则三三之品,今无一二之殊”,这两句话也可以作为往生之后发菩提心的教证。为什么呢?三三之品就是九品。九品当中上辈三品是发菩提心的众生;中辈三品,中上、中中是小乘根机,没有发菩提心,中下是世俗善根,也没有发菩提心;下辈三品都是造恶众生,没有发菩提心。虽然在娑婆世界是三三之品,但是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一和二的差别,就进入“大乘善根界,等无讥嫌名”,“等”就是平等境界。

跟哪个等呢?不是跟一般的等,而是跟不退转菩萨、一生补处菩萨平等,乃至跟阿弥陀佛无量光寿本身的境界平等。所以说“未证净心菩萨,毕竟得证平第法身,与净心菩萨,与上地诸菩萨,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。”只有成佛才可以讲真正的平等,没有到成佛的境界还有高低的落差,就不能叫“等”。

就好像长江水,入了大海才是平等一如,如果还在江中,肯定有高下落差,还要从高处往低处流,到大海就平等了。所谓“速满足功德大宝海”,快速进入平等一如的成佛境界。所以“大乘善根界,等无讥嫌名”的“等”,是指平等,乃至成佛的境界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