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临终瑞相

问:有人就弘愿寺告别式开示内容提两点疑问:第一,开头对于亡者的称谓;第二,结尾所说临终瑞相。开头称谓说“某某某菩萨”,觉得这个称呼有点怪怪的,是否恰当?

净宗之声:第一,关于称呼。

称呼当然未必是千篇一律,可以称“某某先生”“某某女士”“某某莲友”,也可以称“某某菩萨”,可以根据现场的情景选择一种称呼,或者搭配着称呼。总之,这个称呼要让人感到亲切。

如果家人及亡者并不怎么念佛,对于“莲友”的意思不懂得,就不好称“莲友”。“先生、女士”往往是在世间上比较规矩的称法,算是中规中矩。称为“菩萨”,我觉得也是很好的,并没有不妥,也不怪。

从教理来讲,只要有愿生心,就可以称为“菩萨”,愿生心就是菩提心。如果已生净土,更不用说。

再者,也有令亡者、家人听着欢喜的意思。而且“菩萨”是一个德称,这种称呼里面有功德,自自然然地彰显佛菩萨的功德力,给众生种善根。“先生、女士”这样的名称毕竟是俗世的称呼。

所以,称为“菩萨”问题不大。

第二,关于瑞相。

说“临终果然显现某某瑞相”,这也不是特别强调,不过我觉得还是要淡化一下,可以说“临命终时,念佛声中安然舍报,蒙佛接引”。

“安然舍报”就是一个根本,从相上来说,这个就足以说明问题。至于其他,见佛、见光、见花,是因人不同的。对世间人来讲,能够安然舍报,就是千足万足了。

“蒙佛接引”这四个字是没问题的,不管有人见着没见着,这是一个必然的事实,所以可以在这里说;而且说起来,对于听的人也有很大的加持力。


总的来讲,以弘愿寺的立场,不宜对瑞相着墨过多。

为什么呢?

凡是以瑞相来建立信心的,这个信心都比较浅薄,它引导初机有其方便,但进一步深入的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
如果有人追求瑞相,追而不得会起疑;或者拿某种好的瑞相作为标准,这样也会别生障碍;或者有人羡慕别人瑞相好,在言辞当中难免有夸张,甚至不妨少数极端的例子,形成这种定式,“如果我没有瑞相,似乎不足以往生”,从夸张走向有意无意的造假。当然,这是少数极端的。这样就失去了净土法门“万修万人去”的特点。

所以,应当以教理来建立信心。

有关的文句表达,需要依据教理平和、中正,也对听到的人有很好的引导作用,而不显得肤浅,不显得轻飘。

总之,从弘愿寺出去的东西,文字上要慎重落笔,不可率尔。像上人的遗言,就很踏实,说“假如我临命终时,如果有中风、脑梗……”等等。

因为现在的人,业力都非常重,“天乐鸣空、天花分散、天香弥漫”等等的瑞相固然是有些人期盼的,但这个要出于自然。一般来讲,念佛声中安然舍报,这就是极大的福报了,而且断定可以往生。

所以,通篇的开示,整个临终助念语言的引导,都不要过于渲染瑞相。比如死后的舍利子,或者用光明沙、光明丸加持,这些枝枝叶叶的东西都不需要。

当然,作为个例,在具体的场合,有特殊的一些瑞相、感应,并不是不能说,可以由他的儿女、家人,或者莲友来分享。但在弘愿寺出的文稿当中,要求其大方、大气。

另外,我看了一下告别式开示的总体内容,总的来讲还是说得过去,但我觉得少了点人情。是不是可以在开头略微再加上几句?

有这么几方面内容:

◎ 第一,略赞善行。

当然,这个不好写成文字,因为各人情况不一样。就是我们来告别他,对他一生的善行稍微简单介绍几句,让他的孩子、家眷、亲朋好友听起来比较舒服。

◎ 第二,略表哀伤。

人走了总是舍不得的,比如我们可以说“某某,我们家庭失去了一位贤妻良母,我们莲友当中也失去了一位热心亲切的莲友”。就是看当时的场景吧。

◎ 再来,就要说明往生应喜。

“虽然如此,但是他到净土了,所以我们还是感到很欢喜的”。

◎ 接下来,我觉得可以反思人生。

就是在这种场合,要引起大家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思考,每一个人都会故去,站在“故去”这个点上回顾我们的人生,我们这一生要怎样活着才有价值,才有意义?生命对每个人来说,固然不能重新再来一次,但是他人的临终、命终对我们有所启发。稍微引导几句。

下面内容都可以用了。像广赞佛德,都挺好的。

这只是一个思路,操作起来,需要有经验的人;如果没有经验,照本宣科也未尝不可。

南无阿弥陀佛。谢谢。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