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感恩感动的念佛与空空荡荡的念佛?

“有感恩、感动的念佛很好;没有感恩、感动,只是空空荡荡的念佛更好”,这样的说法有没有经典的依据,还是个人的见解?

净宗之声:

下面分为几点来回答。

第一,我们听到一种说法,向他询问经典或者祖师的证据,这个观念非常重要,非常好。但是希望能够平静、冷静地深入了解经典的意义。

如果自己已经有了主观的判断,简单地否定说“这个没有经典依据”,其实是自己对经典传承掌握得非常狭窄,这样反而暴露出自己的不足,不够深入。

比如弘扬净土的祖师或者大德善知识,像善导大师、法然上人、印光大师,他们说的话一定是有来源的,只是我们的见识短浅,不了解它出自哪一部经,或者是什么样的教理基础。

如果简单予以否定,说“这个有经典依据来源吗?没有”,作为后学不可以这样。

第二,念佛有感恩和没有感恩,或者不必强调感恩,这两种都有经典的依据。

比较起来,讲究感恩戴德,讲究感动,这是比较初级的、前行的、方便的。而心中不存在感恩,也不存在不感恩,只是这样形成念佛的习惯,一句一句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,深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,这样的念佛更加深沉。

打一个比喻。前面的念佛有感恩有感动,有一种心情的渲染,这就好像热恋当中的男女。

已经超越了感恩不感恩,只是这样念佛,就好像度过了几十年的人生,到了七十、八十、九十的老夫老妻,这样的情感深度是不一样的。

当然这是一个比喻。接下来的道理,会跟大家说明。

第三,感恩念佛的经证。

比如善导大师说“常怀惭愧,仰谢佛恩”。在《般舟赞》里也有很多比较感性、感动的句子,比如“碎身惭谢释迦恩”“碎身惭谢报慈恩”“长劫赞佛报慈恩”,像这样的法句相当多。

当然,这里讲的“报慈恩”“谢佛恩”,和我们一般情绪上所讲的感恩、感动的心情是不是完全一回事呢?也是不一样。

总之这里讲到了要报恩,要谢佛恩,在凡夫这一边难免是一种情绪的表达;作为菩萨、祖师,这是清净心的流露,这里边还有细微的差别。

再比如第十八愿的成就文说“信心欢喜”,付嘱弥勒文说“闻其名号,欢喜踊跃”。

这站在凡夫立场上都是一种情绪性的欢喜,但是这个信心也是清净的信心,所谓“信心清净者”。

这个清净的心所流露出来的欢喜心情,和我们一般所讲的感恩、感动,有同有异。体虽然是清净,在凡夫这边表相上面难免有情绪的渲染,这个也是可以的。

接下来,“不必感恩,不强调感恩,只是念佛”,所谓“空空荡荡念佛”,这样的经证也有很多。

首先,《无量寿经》所讲的三辈往生文,提到“一向专念”。“一向”也好,“专”也好,就是不夹杂。

不夹杂,首先是行体上单念名号,不夹杂余行。

可是如果进一步提炼,这个“一向”和“专”是专而复专,这种念佛是名号独露,就像半夜天上的明月,万里无云,独独显朗。这些情绪,感恩的心情,都是用不着的。

名号的功能——无量光明,无量寿命,就如同明月,如同日光,如同万里无云的天空日月独朗。

我们的情绪就好像天上的云一样。感恩欢喜的心情就好像彩云、白云,有点忧愁、疑虑的心情就好像黑云和乌云。

之所以有感恩、感动,这个云是彩云或者白云,是因为蒙受了日月光明的照耀显示出这样的色彩,但是它本身并不是日月的光明。

所以,作为凡夫来说,念佛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也无妨;但是要知道,我们这样的感情色彩,本身是凡夫这边的事情。至于名号,是无染的、清净的。凡夫的情感都是染污无常的,不要把这个认错了。

再就是《观经》下品下生。下品下生的人有什么感动、感恩吗?经中说“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。善友告言:‘汝若不能念彼佛者,应称无量寿佛。’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,称南无阿弥陀佛。”

就是随着善知识的引领,一句一句地念佛而已。这时候叫他感恩,叫他感动,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他连闻法、思维都不具备条件,所谓“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”,即使心中要作某种程度地凝定心神念这句名号都不可能了。

只是晓得善知识引导他,“你称名吧,你不能念彼佛了,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,这样就可以得救了”,也是在慌乱不堪当中随善知识的引领,一句一句地念佛而已。

所以,古德把这叫作“名号独运”,不是渲染个人到底有怎样深刻的领悟、感动的心情,因为环境、因缘、时节点都不允许,也没那个可能性。

第三句祖证是:“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,望佛本愿,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”。

这里的“一向专称弥陀佛名”,也是扫除了一切情感色彩的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
“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”,定门和散门,比如“散善门”里讲到至诚心、深心、回向发愿心,在“深心释”当中说了两种深信,这些作为初机闻法的人,难免会站在凡夫立场上作一种情感性的思维、理解和表达,这都是可以的,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,一般来讲都是这样。

可是到最后的时候,这些都要放下,因为已经经过前面的过程了,这时候的放下跟原来毫无听闻、没有触动自己的本心,那是不一样的。

讲信心,讲欢喜,都是定善门和散善门所讲的,到最后,这一切通通放下,只是单纯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。

有句话叫“由解起行,行起解绝”,我们能够专修念佛,是因为对这句名号有所领悟,了解名号的救度功能。

“由解起行”,解就是安心,然后起行;“行起解绝”,我们来称念这句名号的时候,所有的思维理解就放下了。

并不一定说边念佛边要去如何地感动、思维,不是这样的,或者说不需要这样。有人是这样,那还比较初机。

就像我们开车上路一样,开车之前要把地图看清楚,了解道路之后,抓了方向盘就上路了,不是说边上路边把地图拿来看一下,边走边看,不是这样。你了解道路了,就直接往前而去。

所以“虽说定散两门之益”,虽然讲信心,讲欢喜,讲两种深信,最后都要归到一向专称。这个时候的一向专称就具有最高的概括性,甚至可以说“言语心思所不能及”。

当然,净土门不在这边讲太多,免得大家误解,但其实这句名号就是独独朗朗,这句南无阿弥陀佛,言语不能及,思想不能及。

讲感恩,讲感动,都是一种思维意识的分别,这里其实是非常果断干脆的,所谓“言语道断”。

净土法门是易行道,你只要会称名就好了,所以在这一方面倒不过多地渲染,只是说到这里作点说明而已。

再来就是“正定业”之文,“一心专念弥陀名号,行住坐卧,不问时节久近,念念不舍者,是名正定之业”。

一向专念就是正定之业,未必说要感恩、感动地一向专念才是正定之业。所以不问时节久近,行住坐卧。

源信大师也说“不问时处诸缘”,不管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,什么因缘情况下,坐啊,躺啊,有感恩有感动是一种缘,遇到某种境界心中感动、感恩,这种境界消失了也没有什么感动、感恩,只不过是念佛成为习惯,这样念而已。这都可以,都是正定之业。

另外,所谓正定之业,文证在哪里呢?“顺彼佛愿故”。你称名顺了阿弥陀佛的本愿,这才是正定之业。

不是以我们这边情感来说明是正定之业,所以是扫除众生这一边,完全归到弥陀那一边,也就是归到名号法体,名号本身那一边。

再就是“六字释”之文,“言‘南无’者,即是归命,亦是发愿回向之义;言‘阿弥陀佛’者,即是其行:以斯义故,必得往生”。

如果就“六字释”来讲,这个感动、感恩的心情是在讲南无归命,由前面的闻法自然生起;“阿弥陀佛即是其行”,已经归命,当下就跟佛成为一体,阿弥陀佛成为这个行,这个时候就不谈感恩、感动。

◎ 所以,法义开展的次第一定是这样的。

◇ 先有闻法,有感恩,有感动,才能触动我们的心灵。因为我们的心是那样地邪见、愚痴、无明,遇到了阿弥陀佛光明的触动,一定会有某种反应。

◇ 但接下来就归于平淡、平常,“阿弥陀佛即是其行”,不再谈这些事情了。

同时,善导大师的思想叫作“就行立信”。就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行,而建立必得往生之信心。也不是在情绪、情感这方面作过多的表达。

还有善导大师在解释第十八愿及成就文的时候,他往往都会略掉“至心信乐”这一句,比如“若我成佛,十方众生,称我名号,下至十声,若不生者,不取正觉”。

感恩、感动的心情也只会出现在“至心信乐”的文辞当中,可是善导大师把这个略掉了。意思是什么呢?

就是说不在这里渲染个人的情绪。“至心信乐”信什么?信“称我名号,必得往生”,就归到这里,非常平淡。

这是善导大师的几条法语。

再比如《往生论》说“称彼如来名,如彼如来光明智相,如彼名义,欲如实修行相应故”。

阿弥陀佛名号,它的光明智相是怎样?它的名义又是如何?阿弥陀佛名号当中有没有凡夫这种情绪的东西?显然它是纯然彻底的清净。

虽然我们念佛人本身仍然是有情的凡夫,必然有我们情感的东西,但是不能说这一点就是念佛、名号本身所具有的,或者说是必然这样要求的。

另外,法然上人也有很多的开示。

比如“念佛者,以无样为样、无义为义”,没有一个特定的样子,一定要怎样感恩、感动,不是这样的。唯一向专称而已。

又说“念佛往生者,念佛必往生。非以心情决定,非以体验决定,非以感恩、感动这些来决定,唯以念佛决定往生之得与不得”,这也是要扫杀我们站在众生这一边强调如何感恩、感动。

其实,这些感恩、感动是很累的。就像喝糖水一样,你初喝的时候,糖水很甜,觉得不错;但是真正说起来,不是天天喝糖水,而是平常的淡水比较符合我们生理的机能。

感恩、感动,像甜蜜蜜的可乐、甜水,它毕竟不是大自然甘淡的水,所以它不能久长。

法然上人又说:“念佛之人,应成一文不识、黑白不辨之童子,善恶不知之愚人。”

大讲感恩、感动的人,当然还要有点聪明的。要成为这样的愚人、童子,什么意思呢?就是回归本原的心,不在意念、分别上去强调太多。

又说“念佛无别义,唯知称名必得生而已”,又说“念佛虽有种种之义,称六字之中,一切皆含”。

另外,证空上人有一篇《白木念佛文》,也非常好。

“白木”就是没有加任何色彩的木头,众生以我们原本的心态来念佛就可以了。这也可以作为古德的一种教示,也是说明不必渲染感动、感恩的心情。

上面是第四点,讲经证和祖证。下面来说道理。

为什么说空空荡荡念佛?这是建立于机法一体的道理。

就像前面说的“‘阿弥陀佛’者,即是其行”,这就是机法一体。念佛人这边称为“机”,所念的佛称为“法”,所以叫“机法一体”,或者叫“佛凡一体”。

既然我们跟佛是一体了,你感悟到我们“佛凡一体”,会感恩吗?会渲染、强调这个感恩吗?你会自己感恩自己吗?是自己本分该得的,所以就无所谓感恩不感恩。

这种关系比强调感恩是不是更加深入和深沉?这是很显然的道理。

讲到感恩,一定是有能感的和所感的,一定是两个。

所以,强调感恩的念佛,很显然是比较初机的,佛跟自己还是有距离的,并没有成为一体。同时,前面说了,这也是比较累人的。初机的人是这样的,修久了就不会有这种说法。

◎ 在《菜根谭》当中也有一段话,当然不算经证,不过道理是相通的,所以在这里作为理证:“父慈子孝、兄友弟恭,纵做到极处,俱是合当如此,着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。如施者任德,受者怀恩,便是路人,便成市道矣”。

意思是说,作为父亲要有慈爱,作为子女要有孝心,作为兄弟要爱护弟弟,作为弟弟要恭敬兄长。

即便是这两方面做到极处、极点了,父亲极端地慈爱,子女极端地孝心,这些也是人情义理本来就应当这样的,这当中不能夹杂一点点感激的念头。

如果夹杂了感激的念头,“施者任德”,比如做父亲的,觉得对子女非常慈悲,非常慈爱。

“受者怀恩”,做子女的说“父亲对我真的非常慈爱,我应该怎样报他的恩德”,像这样的说法,反而是把这种天性的清净不离的关系变得疏远。“便是路人”,大路上碰到的人。

比如你掉到河里淹得要死,别人把你捞起来,说“这是我的救命恩人”。

一个四五岁的娃娃掉到河里,父亲把他捞起来,那不是正常的吗?他对父亲的心情,和对路人一样吗?不一样的。

父亲即使没有把他捞起来,没有遇到这种事,他仍然是父亲,父子的关系仍然是那么亲密的。但是路人就不一样。

“变成市道”,市井之道,做生意,做交易,做买卖,这是一种感情贿赂。

阿弥陀佛救度我们,佛当然是到了极处。

我们念佛,即使念到极处,一天念十万声,这之间都不要谈什么感恩啦,佛怎么样啦等等。

讲这些反而是把我们跟佛之间的关系弄得非常疏远,弄成了大路上的陌生人,好像佛救度你不是应该的。佛救度你是应该的,他是顺着法性,顺着众生的佛性,随顺法性而发大愿救度众生,本来就是一体。

所以,佛来救度众生,这是天性相关,佛性相关;我们念佛往生也是回归到我们极乐本家本国,是自自然然的事情。

初闻可能欣喜若狂,那是因为我们在外流浪太久了。我记得印光大师有一段话,“念佛,大家都往生,不要那么轻狂”,大概意思是这样的。

一般初闻这个法门很容易欢喜,但这也是我们本分应当得的,所以还是要沉厚一些,不必那么轻浮。

第六点,讲事证。

如果一定要感恩、感动的话,这个人要有一定的思维力,还要情感比较丰富。

像一些愚痴的人,你叫他怎么感恩?他根本就听不懂,他连父母对他的恩德都不知道,没有那种思维和感动。

还有一些,像《观经》下品下生,临终来不及的人,怎么可能?还有一些动物,鹦鹉、八哥念佛往生,它有感恩、感动吗?没有。

当然,有感恩、感动也不障碍,只是说佛名号本身倒不需要你要有感恩、感动,它本身的功能是具足的,你只要称名,必定往生。

像我们的手机,你用手机的时候,号码一拨不就找到对方了吗?难道非要感恩才能拨动啊?你有感恩没感恩,即使一个机器人拨这个号码,它也可以找到对方。这是法的必然规则。

念佛这个法,这句六字名号,只要称名,自然跟阿弥陀佛接通,它有这种功能和作用。所以,不要在这里过于渲染,很显然这是比较初机的。

在这个法门时间久了,见了很多念佛人,倒是那个平平常常、平平淡淡,闻这个法门深知念佛必定往生,然后一向念佛的人比较稳当。

我个人见得多了,过于渲染自己情感的,非常感动,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去学小乘法门,又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去学基督教了。

这种事一开始听着让人觉得很诧异,后来一想,难免如是。

因为他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己的情绪上。可是情绪是变动的,他需要一种感动延续它,可是也不可能天天感动。

没有感动之后,他就感觉没有味道,“哎呀,是不是我没有得救?或者哪里有所不足?”然后再去寻找一个新的让他能感动的点,他就会去找别的东西。

如果这一关过了,了解了,有感恩没感恩,有感动没感动,这是凡夫情绪的变化,这句名号永不改变,我们就这样念佛,这样就很稳定。

所以,信心是建立在名号不可动摇的基础之上,不是建立在自己感动、感恩的情绪这一方面。

接下来第七点,回答有关的疑问。

有的人说:“我有感恩的心才念得了佛,如果没有感恩的心,空空荡荡念佛,我都念不了。”

我相信有这样的人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当然是可以的。这就好像我们走路的时候,不扶个拐杖走不稳。

这样的人,他的心境,你给他讲“空空荡荡念佛”,对他是个恐怖,他觉得“这怎么可以?”当下很失落。当然就需要一个拐棍拄一下。

就像我们念佛一样,弘愿寺的念佛调是清念的;但是社会上的人士,一般人你让他这样念,他觉得念不下去。

“好,那没关系!给你唱一个流行歌曲,给你谱一个曲一个调”,他就觉得念得下去。曲也好,调也好,其实都是一种情绪性的表达。

他习惯于情绪性的表达,如果没有情绪性的表达,他的心根本不相应。所以对这种情况,可以就他的方便,拄个拐棍儿。

但是要知道,拐棍儿并不是自己的腿,你把拐棍儿当成腿,麻烦了。拐棍儿迟早是要扔掉的。如果永远扔不掉,说明你这个腿还没健全。你健康了,自然就把它扔掉了。也有人初期感恩、感动,到最后自然就放下了。

所以,这只是说明我们自己的不足,我们的心力,我们对名号、对念佛还没有达到全然一体、名号独尊、名号独运,还是夹杂了个人的情感、情绪。

以我个人来说,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利索,很拖累的,佛也没有要求一定要这样。除非你自己每天做一种误导性的渲染,不然的话,内心的本能一定会趋求这种解脱、干净、利落。

而且,这种心态其实是一种谄曲的心,并不是正直的心,也可以说是“外标贤善”,“你看我多么感动啊,多么感恩啊”,这会误导别人,以为要这样感恩、感动才能往生。

感恩、感动我们不排斥,因为有情众生难免如此,但这不是唯一的标准,这是前行方便。当然,这也看个人的根机。

在念佛当中深入久了,会自自然然把这些淡化,放一边了。把这些淡化之后,其实是更加深沉。

如果以我们的法门、宗派来说,善导大师是“就行立信”,在根本的法义上,是要归到一向专念。在情绪、情感方面,适当有所表露、引导就可以了,但是它的归结点不在这里。

再来,名号本身是圆满的,我们的心空空荡荡反而能够让名号自自然然、圆圆满满地展现出来。心空空荡荡,名号是实实在在的,它并不空荡。

如果我们心中装了很多东西,感恩啊,感动啊,感情啊,会不会某种程度上挤压掉了名号的空间呢?当然,名号本身是尽虚空遍法界。所以,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说得太多,可能不便于正确理解。

还是回归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,“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阿弥陀佛……”空空荡荡也好,感情满满也好,只要念佛,心知称名必得往生,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目前的心境,这样就可以了。

南无阿弥陀佛,谢谢!

继续阅读相关标签: